【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 |
尹茂祥:台湾年轻世代 政治认同现状与特点 | |
http://www.CRNTT.com 2016-06-19 00:02:52 |
一是互信尊重,包容多元。特殊的社会环境及两岸实力的差距,造成了台湾青年在两岸交流中较为敏感、自尊的性格,对此我们应给于理解和尊重,在交流中多考虑台湾青年的想法和感受,多倾听其声音,并根据交流对象的性别、年龄、区域、风俗、习惯、爱好等制定适宜的交流方案,力争在交流中建立起平等、尊重、包容、互信的友好氛围。 二是丰富青年交流内容,优化青年交流模式。青年交流工作与社会大众的交流工作应有所区别。针对青年人开放、自由、活跃的特点,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应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结合青年人关注的热点、兴趣点开展喜闻乐见、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增加双方互动和思考的环节。比如在交流形式上,可将参观、考察、求学、就业、结婚、生活等相结合;在交流对象上,可将一般青年人士与专业团体相结合;在交流平台上,可将社会交流、企业交流与学术交流相结合等。近年来出现的“两岸青年好书交换活动”、“两岸青年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就是不错的尝试。 三是培植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认同与记忆密不可分,认同“保持了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动态一致性,它在个体认同那里表现为记忆”。⑮因此,在认同的建构中,我们决不可忽视记忆的作用。“集体记忆在一个集体,特别是民族集体,回溯性的身份认同中起到了持久的作用”。⑯两岸间本应有很多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但由于长期隔绝,两岸民众对于历史事实的认知是不一致的,很多地方是存在矛盾的。如很多台湾青年对于大陆1949年之前的历史很熟悉,但对于1949年之后的历史,尤其对于大陆的发展变化、两岸关系的来龙去脉并不瞭解。两岸双方的历史记忆没有重迭,集体记忆又没有形成,这是很多台湾青年难以认同大陆的重要原因。因此,两岸青年交流工作要重视对双方历史记忆的补全和集体记忆的建构。举例来说,两岸共同的抗战史观、两岸共圆中国梦、两岸携手话公益、两岸共同应对国际竞争等观念一旦被两岸青年认知并接受,必将极大加深双方命运共同体观念。 四是善用网络、多媒体平台。网络和数据终端的普及应用让沟通更加高效快捷,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应善用这一平台,创造便利条件让双方通过微博、微信、line、Facebook、QQ等工具学习和交流,同时将大陆的相关政策、发展变化等信息正面传递给台湾民众。笔者通过微信加入了“两岸青年观点论坛群”,成员近千人,两岸青年学者在群里各抒己见,共享资源,加深了瞭解,增进了感情。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