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民进党台独意识形态的制约与重构

http://www.CRNTT.com   2021-01-02 00:15:33  


 
  在陈水扁八年执政时期的碰撞及测试中,我们也看到,中国大陆是不会妥协的,亦即在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前提下,民进党与现今执政的蔡英文无论提出再多的善意或搁置争议的主张,亦没有办法解决分歧的两岸关系,亦即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注定是“无解”,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提”。但是就包含全球产业链分工重组态势以及区域政治经贸结构变迁在内的整个外部大环境来看,我们也可以明确看到时间并不是站在台湾这一边的,台湾和大陆的经贸互赖、甚至依赖情形,已经让台湾没有办法再从大陆这个“世界市场”抽身。

  事实上,就算在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仍然是逐年增加,明显大陆虽然一方面在政治上强调一个中国,但是,对于反对一个中国的陈水扁政府,仍然不断促进两岸经贸的互动发展,这样政经分离的双轨策略,在中国大陆经济强势崛起的影响力下,已然让台湾不得不正视中国大陆的存在。而两岸关系为什么要正常化、为什么不得不正常化,事实上在两岸经贸互赖之深的情况下,亦让台湾不得不正视中国大陆的看法及想法。毕竟,不管是两岸三通、社会文化经济交流,台商的投资保障、两岸金流、物流、人流的交流,还是司法互助等重要议题,台湾均不能、也无法、更缺乏足够基础与强大实力去脱离大陆而独自行事,这亦是民进党在坚持反对“一个中国”与“九二共识”的前提下,面对中国大陆的弱势所在。

  在台湾内部来说,民进党要推动“台独”的两岸政策,首先就得受到历次选举选票的检验,没有透过选举,就没有办法执政、没有办法取得及执行政策之途径及方法。民进党在创党之初,的确有台湾“建国”的理想及愿景,然多次的选举下,民进党的政治菁英们,亦瞭解及意识到单依靠“台独”理念所吸附的选票,不足以使民进党跨过执政选票的门槛。且国民党主张之九二共识,在马英九时政时期的八年中,事实上亦证明了台湾并没有消失,台湾依然是实质的政治实体。故民进党于近年来,除了于以韩国瑜为竞选对手的选举活动之外,其余在各种选举场合便再少听见以“出卖台湾”的语言来攻击国民党。

  毕竟,台湾民众已习惯于和大陆交流了,而不再认为和大陆密切交流,就等于是卖台,使得民进党没有了“出卖台湾”的“语汇”市场。至于针对以韩国瑜为竞选对手的选举活动出现之卖台语汇,笔者则认为当属特例。故民进党内的政治菁英与基本教义派,虽然依然坚持其“台独”的精神,但是在表述说法及实际做法上,均有不同的看法及主张,例如转而去打台湾的“主体意识”议题,这样的声音,在未来势必更加多元,亦是蔡英文在制定两岸政策上,所必须参酌的意见及看法。

  在马英九执政时期的八年中,随着大陆的经济成长而跟随着陆客、陆生来台及对台契作采购等,中国大陆对于台湾的经贸政策除了一贯的招商引资外,更提出以“惠台让利”策略来影响台湾内需市场。大陆对台经贸政策的溢出效应在于陆客、陆生、契作等在马英九执政时期开始增长,而其所带来的消费能量已经影响台湾的内需市场,使得大陆拥有更多的筹码来影响2016年后执政的民进党。故2016年以后,大陆以陆客、陆生、契作的减少,表达对于蔡英文没有表示认同九二共识之不满,而其影响已经出现在台湾内部包括基层里民团体、观光、旅游团体等过去依赖大陆客带来经济收入及成长的庞大团体,使之公开表达对蔡英文两岸政策的不满,而大陆市场之庞大,亦令过去挺绿的部分企业为了企业的永续经营,不得不发声表达其两岸立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