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郭伟峰:中评社的智库媒体概念与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1-02-18 00:06:02  


 
  3、中评社作为智库媒体,要为真知卓识而传播,不是为传播而传播。中国人民大学王莉丽教授是内地较早从事智库研究的学者。她认为,智库和媒体应当形成良性的合作发展机制。中国智库泛化、媒体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一些智库的思想创新能力和智库构建仍处于基础阶段,但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搞思想力传播,天天办会。这使得“智库不再是搞政策研究的智库,而成为了媒体平台”。王莉丽强调,智库的核心功能应当是思想创新,其次才是舆论传播,要先有了思想,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

  我们认为,王莉丽教授说得非常有道理。中评社作为智库媒体,一定要做到两个坚持:一是中评社要加强以思想创新为基础的舆论传播,坚持传播有思想内涵的专家观点,不是以炒作名人出格言论来吸引受众。二是中评智库要不断在理论创新方面有新突破,无愧智库的称号,才能让智库媒体的角色站得住脚。

  4、中评社需要继续加大智库传播力度,不仅仅为自己的智库,也要为社会广大智库提供传播服务,要积极拓展与各种智库的联系合作,增强自身的传播分量,如果只是单打独斗就起不到智库新闻的传播作用。

  专家分析说:《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一书,对如何建设与运营智库进行了实践总结与理论升华。作者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指出智库具有“五力模型”,也就是说,智库是“思想创新力、研究支撑力、社会传播力、国际输出力和政策影响力”这5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思想创新力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智库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支撑力是五力模型的核心,只有扎扎实实做研究,才能不断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为国内传播、国际传播形成支撑,并最终拓展到对政策的影响力。社会传播力需要建立多层次的信息传播机制,是智库研究成果实现影响力最大化的必经之路。全球化背景下,智库还需具备国际视野,打造自己的国际输出力,赢得国际话语权,如此才有可能影响国际舆论与政策,更好地助推中国的崛起。政策影响力是“五力模型”的最终归宿,其他四种力量通过各种途径,最终均为了实现政策影响力这一智库的最终目标服务。④

  于是可见,社会传播力是“五力”中不可或缺的一力。然而,大多数智库并不拥有这一力。中评社在智库传播的实践中,积极运用自己的传播能力,为两岸及港澳的智库传播助力,获得了高度的肯定,也获得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所以,作为智库媒体,在传播中向各大智库敞开平台,是中评社必须承担的责任、必须拥有的功能。

  四、中评社智库媒体如何防止智库异化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智库与媒体的融合,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异化的状况。内地的专家对智库异化有深刻的分析,具体说来,智库的异化表现在三个方面:⑤

  1、“知识为权力俘获”:智库沦为权力的附庸和工具。美国智库常常以“超越党派政治的独立性”着称,但在美国政治现实中,拥有政治权力的政治精英对智库进行控制和利用的情况广泛存在。在这种情形下,知识成为权力的附庸,智库及其中的专家则丧失主体性和自由。实际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些智库的这种转变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当智库沦为权力肆意把玩的工具时,其所从事的活动往往不是知识探索与政策研究,而只是对政治精英们的政策偏好和主张所做的粉饰性工作。此外,更为极端的是,一些智库在政治精英的要求下毫无原则地为不正当决策辩护和背书,智库观点成为其“定制的专家意见”。这样,智库不再是追求知识的真理性和实用性为旨归,而是丧失客观立场,为权力所俘获,沦为在“真善美”的知识外包下的权力附庸和工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