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郭伟峰:中评社的一国两制大局思维

http://www.CRNTT.com   2021-03-16 00:07:40  


 
  需知,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维。我个人对习近平今次访港的系列讲话中充分表露的底线思维运用尤为关注。因为在习近平历年来对香港问题的讲话中,都未曾如此鲜明、集中、严肃地运用底线思维。习近平的底线思维集中体现在《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的四点意见里。可以看到,在第一点意见中,习近平明确指出: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其实在其它的三点意见中,虽然没有再提出“底线”字眼,但是完全具备强烈的底线思维。

  习近平对香港问题的四点意见中,第一点是在“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中明确了底线思维,即:1、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2、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3、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一国两制”底线的冲击,不可容忍。第二点是在宪法和基本法的关系中划清了底线,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基本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基本法律,如果切割或者颠倒,即是触犯底线。第三点是在发展与落后的关系中明确了底线思维,要抓住机遇求发展,否则“苏州过后无艇搭”,不求发展即是落后与失败。第四点是在“和气”与“乖气”的关系中明确了底线思维,强调了“和气致祥,乖气致异”,不应该纵容乱港祸港的“乖气”的出现。

  底线思维是什么?底线思维注重对危机和风险等负面因素进行管控,而不是降低标准、无所作为。善于运用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我认为,回归以来,在香港的管治方面乃至社会心态方面,最严重缺失的是底线思维。强调“两制”、忽视“一国”,强调“完全自治”,扭曲“高度自治”,敌视国家安全,纵容制造动乱,攻击中央权威、挑衅基本法实施,无政府主义盛行,如此等等,都是香港整体底线思维缺失的表现。底线思维的整体缺失,使得香港在政治实践方面陷入迷茫,是非曲直难以辨识。治港者、爱港者没有从最坏的角度做准备,没有做到有备无患、应对有策,这对香港来说,是祸不是福。是对“一国两制”实践的最大危害。

  习近平指出,香港如果陷入“泛政治化”的旋涡,人为制造对立、对抗,那就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泛政治化”的旋涡之所以得以形成,实质离不开香港社会普遍存在的“漏斗思维”作怪。之所以“泛政治化”(pan-politicalization),是因为“漏斗思维”已经在上端卡住了正常的政治结构,在下端又戳穿了必备的底线。结果,“一国”的原则可以漏掉,“两制”的另一制也可以被漏掉。“漏斗思维”其实是破坏性思维。可以说,如果没有完备的底线思维,“漏斗思维”就将大行其道,必将分化瓦解香港的共识、危害香港的发展前途。要遏制“漏斗思维”的进一步形成,就必须明瞭以及妥善运用底线思维。

  我们还要注意到,习近平赋予了底线思维新内涵、新内容,他对港讲话的底线思维中存在重要的辩证关系,需要认真学习体会。习近平的底线思维具有这样的特点:

  一、底线与高线并存。在划出底线的同时,可以注意到,习近平更多的是向香港指出高线所在。习近平对香港各界的各项殷切期待,就是高线。在四点要求中,底线与高线并存特点格外突出。底线思维不是要因循守旧、消极懈怠、不作为不担当,恰恰与之相反,在守住底线的同时,既要看到风险,又要破解难题,敢于领先,敢于化解危机,掌握生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