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港式资本主义劣变 需积极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21-06-28 00:03:59  


 
  八九十年代,香港战后第二次经济转型利用内地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机遇,将本港制造业迁移内地,并且在本地顺利完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重构,推动全港经济持续繁荣稳定。港式资本主义因此声威远播,广受内地各方一致褒扬。1978年底,中国决定改革开放、招商引资,80年代中期进而决定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就给当时陷入生产成本上涨、盈利下降困境中的香港制造业,打开利用国内低廉生产成本和充沛劳动力以再创辉煌的大门。于是,港资及其制造业首先涌入毗邻的深圳、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继而向全国各地漫延。从80年代至今,港资在内地引进的境外各种资金中的比例虽有起伏升降,但一直稳居最大比重和最多金额。据香港工业总会调查,到2003年底,香港企业90%以上在珠三角建有工厂,总数超过7万家,为广东创造1000万个就业职位,为香港本地提供150万个职位。于是,港资和港企成为引领内地经济起飞的主要外来动力,在促进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担当龙头领导的角色。

  港资、港企移师内地,不仅有助于引领内地经济起飞,也有利于香港经济重构和持续繁荣。港资在将加工出口业的生产制造环节迁移到内地的同时,将产品设计、外销等环节及其整体产业链的大部分盈利与消费继续留在香港。随着港企在内地的生产规模与盈利增幅迅速扩张,香港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行业随之呈现巨大发展。1988年,香港转口贸易占外贸总额的比重达到55.9%,开始超过港产品出口货值的比重,表明香港又从先前的工业城市变回贸易城市,恢复并扩展中外贸易枢纽港的历史功能。1992年起,香港集装箱输送量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位。随着香港转口贸易的超常规发展,服务业在本地GDP的比重迅速扩大,2001年达到86.5%,以生产性服务型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确立无疑。在转口贸易和相关生产性服务行业大幅度增长推动下,香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80年代香港GDP(当年价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6.5%,1990—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香港因此当之无愧地成为引领内地经济腾飞的公认龙头。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在战后香港两次经济转型中崛起的新一代华资财团,接连向经营不善以及因恐中国收回香港而提前将资金大规模转移海外的英资财团发起各种收购战,创造出多宗以小博大的“蛇吞象”经典案例。英资与华资此消彼长,最终促成港式资本主义在九七香港回归后成为香港资本主义的主体。

  然而,港式资本主义在其凯歌行进中,已经滋生日后发作的隐患。90年代的香港经济形成高增长、高通胀、高薪酬的发展态势,港式资本主义乐在其中,并不觉察这将制造日后终归要爆破的众多经济泡沫,也未意识到沉醉于享受制造业北迁的暴利而放弃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造成难以抵御未来经济逆转的产业失衡症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