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港式资本主义劣变 需积极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21-06-28 00:03:59  


 
  其次是港式资本主义沿袭华商经营传统,利用港英政府建立土地批租制度对于房地产权益的长期保障,集中投资发展房地产业,并且在香港回归之后,以房地产业形成对于香港本地市场的垄断,加剧贫富悬殊与民怨累积。

  古代中国商人喜欢将经商盈利用于购买田地、房屋等不动产以求稳定保值。港英政府建立的土地批租制度,本来是确保政府长期分享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增长的土地与房产利益,不过私人物业及其权益也因此得政府与法律的连带保障。因此,近代香港华人富商注重购买房地产,逐渐形成重地产、轻实业、弃生产的经营策略。前述1881年香港按季度缴纳物业差饷1000元以上的香港19家最大业主当中,华商占17家,这固然表明华商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也显示近代华商注重购置房地产,西商却无意于此执掌牛耳。在20世纪50年代香港工业化转型中起家的当代香港华人富豪,继承古代中国商人和近代香港华商的经营传统,在70年代羽翼丰满之后,几乎都将先前在生产和贸易中获取的盈利注入房地产业,并且从此将其作为毕生经营的主业。80、90年代,香港将买地作为政府重要财政来源的经验传入内地,迅速增强内地政府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信心与能力。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内地仿行港式“土地财政”与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的利弊已经充分显示出来。近年中央在雄安新区启动严禁房地产炒作交易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应该是摆脱香港模式,厉行住房不炒的英明之举。

  然而在香港,房地产业一直是港式资本主义赖以显示辉煌成就的唯一主业。2019年福布斯官方网站发布最新的香港50名富豪榜单,其中26名以房地产为主业,前5名豪富全部为房地产商。李嘉诚连续21年稳居香港首富之位,同为地产大亨的李兆基依然稳居第二,两人的财富仍然分别比第三名富豪拉开100多亿美元的巨大差距。

  房地产业在香港较诸其他行业更容易盈利增值的原因,得益于港英政府集中发展港岛及南九龙闹市区,而将新界的大片土地划为与内地分隔的缓冲区,并将港九及新界的多数山岭划为不开发的郊野公园。特区政府沿袭此种用地格局,遂使当今香港土地大量空置,房屋用地占全港土地面积的比重极少。2019年9月香港民建联公布的资料显示,香港现有土地面积1111平方公里,已建设的城市用地只占24.3%,其中房屋用地面积仅占6.9%;其余75.7%为郊野公园及水塘等。物以稀为贵,极少量的房屋用地很容易炒成寸土寸金的高价,正好成为房地产商赚取巨额利润的囊中物。

  房地产业利润丰厚,众多富商趋之若鹜,房地产商更乐不思蜀,不愿长期或集中投资难以吹糠见米的制造业、尤其是风险较大的创新科技产业。香港房地产价格逐年攀升,加重各行各业的成本负担,造成一花盛开百花残的困局。进入21世纪,实际支撑香港经济繁荣的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其中金融业又紧紧攀附房地产业,银行的巨额贷款及其收益和房地产业息息相关。不断飙升的房地产价格导致生产成本高企,香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大多难以在本港立足发展,只好迁移到毗邻的深圳等内地。本港经济因而无法培育新的增长点,香港回归后试图启动以创科产业为先导的战后第三次经济转型,至今仍停留在纸面上,鲜有实际成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