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两岸命运共同体内涵、阻碍与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21-07-28 00:06:28  


 
  三、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主要路径

  尽管存在一些阻碍因素,但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工作仍需要加快开展与落实。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亦是一个长期性过程。笔者认为其主要的构建路径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一)通过融合发展扩大两岸社会的同质性

  大陆正积极推动两岸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融合发展。例如中央已出台“31条惠台措施”、“26条惠台措施”,各省市也纷纷出台地方性的惠台措施,这些措施将对两岸扩大交流合作规模,拓展交流合作领域,吸引台湾人才与青年学生来陆产生积极影响。大陆已经向台湾同胞发放《台湾居民居住证》,尽量消除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的身份差异,给予两岸民众同等国民待遇。福建平潭正在进行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试点,致力于打造“两岸共同家园”,为台企投资与台胞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融合发展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社会融合发展将吸引更多台湾同胞来大陆交流、工作、定居,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台湾同胞能够深度融入大陆的社会生活。至少在社会生活领域,在大陆的台湾同胞可以缩小与大陆同胞的差异性,而扩大同质性。但在社会生活领域扩大两岸的同质性仅是基础性工作。台胞在大陆居住期间,如何缩小其在文化认同乃至民族认同方面与大陆同胞的差异性,应是大陆接下来的研究与工作重点。

  (二)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增进两岸民众的互相瞭解

  当前蔡英文当局大力进行“去中国化”操作,使得两岸的融合发展袛能由大陆单向推进,且覆盖的范围仅限于大陆。对台湾岛内的民众施加影响,则需要重视网络新媒体的力量,“数字文化产业有效打破了两岸民间交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颠覆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的方式,培养了两岸民众崭新的共同生活经验,实现了两岸民众的价值共享,体现了两岸民众在经济和文化两个领域上的融合发展”。⑦

  台湾二千余万民众中从未到过大陆的仍占多数,他们对于大陆缺乏基本的瞭解,甚至怀有种种偏见。多数大陆民众实际上也缺乏对于台湾历史与现实的必要瞭解,对于台湾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网络媒介拥有巨大的传播效力,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增进两岸之间的相互瞭解。两岸民众在增进相互间瞭解的基础上,更可以开展文化的交流、认同的争论乃至政治问题的理想讨论。尤其对于两岸的青年群体来说,网络媒介更为重要。例如大陆青年群体中正在流行的“汉服热”、“国风热”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如能通过网络渠道向台湾传播,与台湾青年交流,必定也会在台湾青年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共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