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印太新地缘战略下日本地位与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21-08-09 00:03:17  


 
  (二)通过力推“四边机制”等方式力挺美国遏华

  3月12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首次首脑会议通过线上方式举行。这一源自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议,因澳大利亚政权更迭于次年分崩离析,重启于2017年的非正式战略论坛意在成为“印太”地区“新角色”。即使存在制度基础孱弱、对华态度不一等问题,但其谋求构建“印太”版“小北约”以遏制中国的目的极为明确。其既可以自成体系,利用不断扩大的安全概念实现全面遏华,又可与“印太战略”相互配合,形成全领域对华遏制体系。换言之,“四边机制”愈加具有成为“印太战略”核心的潜质与趋势。从日本2021年版《外交蓝皮书》专门将“印太战略”设置为单独章节的举动不难看出,以美日印澳四国为核心建立的各类组织及机制,仍将是未来相关国家拉帮结派、遏制中国的主要平台。

  当然,美国的主导与参与是此类遏华联盟能否得以组建的关键前提。换言之,至少在成功修宪之前,日本若想继续推进“全面大国化”战略,仍须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站边美国,以便“借船出航”。同时,为了达到成为美国“对等”盟友的阶段性目标,日本不惜以对华政策为切入点,从单纯“随美遏华”转变为“拉美遏华”。安全方面,日本反复要求美国确认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为其介入地区安全事务创造条件;经贸方面,日本在美国退出TPP后仍努力推动签署CPTPP,始终为其重返协定“预留空间”;科技方面,为配合美国封杀中国5G等优势技术,日本去年4月在国家安全保障局内新设经济组,以维护经济安全为藉口,从技术合作、产品准入等层面限制中日科技交流;环境方面,与美国打压中国相呼应,菅义伟、小泉进次郎等近来多次表示要就气候变化问题敦促中国负起责任。可以断言,配合美国战略并伺机实现自身利益,是菅义伟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要义。

  (三)谋求主导“后疫情”时代国际秩序并实现制度性排华

  21世纪以来,“秩序”已成为日本各层级对外战略、政策文件中的高频词汇。日本国会及长期执政的自民党内部更于近年利用既有“官产学研”传统框架,组建了诸如“规则形成战略议员联盟”、“新国际秩序创造战略本部”等专门从事相关分析、研讨的资政组织。根据其业已呈报的提案,在同中国展开地区领导权竞争、实现“全面大国化”战略目标过程中,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排他性规则,并妄图藉此造成制度性排华的既成事实,从而形成迎合本国私利的地区与国际秩序,是日本未来对外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从菅义伟访美期间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的演讲中不难发现,日本所要构建的秩序,是一种着眼后疫情时代,排除以中国为代表的“权威主义”国家,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安全领域,由日本发挥领导作用的地区、国际秩序。这种为自己及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量身打造的秩序,具有极强的遏华排他性,充其量袛是强权国家对全球利益再分配的产物,袛能沦为极少数强国攫取地区与世界利益的工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