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两岸命运共同体内涵、阻碍与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21-07-28 00:06:28  


金门民众如今已经喝上了大陆供水,这是真正的善政关怀。
  中评社香港7月28日电/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朱时宇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7月号发表专文《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构建阻碍与构建路径》,作者认为:】“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提出的。早在2013年6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就提出应“增进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①2015年5月,习近平又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提出“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②2016年,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学界已从不同角度对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拟进一步探究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当前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主要阻碍因素以及构建的可能路径,以期深化学界对于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文章内容如下:

  一、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两岸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大陆对台工作的重要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两岸命运共同体应强调两岸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致

  文化在共同体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总能在千万次社会实践的重复与强调中,以稳固的社会模式加以沉淀,内化为共同体普遍的社会心理和价值涵量。”③尽管台湾岛内的文化较为多元,但中华文化仍是两岸文化的主流。已有多位学者指出应将文化交流作为当前两岸交流的突破口。因此,两岸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化的弘扬者,这一点理应予以重视。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从血缘和文化角度而言,目前台湾地区的绝大多数民众依然认可自己属于中华民族。大陆近年来正是以此为抓手,制定各项对台政策方针。但值得注意的是,两岸的民族认同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民族(Nation),更是一个政治意义上的民族。台湾的多数民众在文化上认同中华民族,却在政治上游离于中华民族之外。两岸民族认同的一致应当以台湾绝大多数民众在政治意义上认同中华民族为目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