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 
中评论坛:中韩关系与东北亚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2-03-18 00:03:24  


 
  第二,年轻一代韩国人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心存戒备,同时在诸多问题上批评中国的做法。虽然年长的韩国人曾在漫长冷战时期与中国对峙过,但却普遍认为韩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被日本吞并的36年给很多年长的韩国人留下深深伤痕。而年轻的一代并没有被日本统治过、直观感受不强,反而认为中国的“威权主义”是对自由社会的威胁,并在南海、新疆、香港、台湾、新冠疫情等问题上对中国提出批评,此外中国曾实施一系列限制“韩流”进入市场的举措,也被韩国年轻人视为“不友善行为”而展开挞伐。

  第三,部分政治人物出于短期选举利益考量,利用批判中国拉抬自身声势。由于韩国总统大选即将于2022年3月举行,部分保守派政客为争取年轻选票刻意打出“中国牌”,如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总统候选人尹锡悦曾多次批评中国,称韩国现任政府在对美及对华政策上模糊不定,令韩国成为美国主导的民主国家联盟中的“最薄弱环节”,此外还要求韩国的外交安全政策必须以巩固美韩联盟为出发点,诸如此类的政治人物言行对年轻族群对华观感产生了不小影响。

  第四,韩国媒体涉华报道带有不少偏见、歪曲和误解,对民间反华情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指责中国在政治上忽视民主、军事上霸权主义、经济上打压他国、文化上抄袭盗版,尤其在“萨德”问题上频频攻击中国实施的反制措施,并藉机批评中国的对朝政策和半岛无核化政策等。由于韩国主流媒体影响力较强,经其塑造的中国负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亦影响了韩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与态度。

  从三方面着手改善韩民间对华负面认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民之间感情对维系和推动中韩关系发展非常重要。根据上述对韩国民间反华情绪上升的原因分析,今后可从以下三方面切入逐渐改善这一现象:

  第一,官方要积极规划未来两国关系发展蓝图,推动双边关系实现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当前中韩关系呈良好发展态势,具备扎实基础、广泛利益,且经受住了疫情考验,2022年还有建交三十周年的重要机遇,两国应一道努力巩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活跃人文交流、密切国际合作,在两国营造出亲近、和谐、友善的中韩关系氛围,藉助官方沟通的良好顺畅来逐步化解民间的误解与分歧。

  第二,两国国民尽量做到相互尊重及包容,避免掉入以偏概全的情绪陷阱。韩国民众在批评中国之前,或可多瞭解一些中国的现实处境和难处,如中国面临西方世界的全方位围堵,必须发展军事力量保卫自身安全,这并非是针对邻国而展开的军事威慑,又如韩国引进“萨德”是为了保护自身免遭朝鲜核武器以及导弹的威胁,但“萨德”引入后改变东北亚战略平衡、削弱中国核威慑力,进而也冲击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同样中国民众在看待韩国时,也需要考虑韩方的关切、利益和诉求。双方民众应相互理解、体谅,不被极端主义、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带偏,这样有助于降低民间的反感与敌视情绪。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