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中美博弈下的台湾新动向

http://www.CRNTT.com   2022-03-23 00:03:01  


 
  二是在将台湾问题进一步意识形态化过程中不断强调“价值同盟”的粘合剂作用,并不断将“价值同盟”具体化。例如,美台一直在运作的“全球合作暨训练结构”〔13〕(GCTF)一直没有停止过。又如,日台通过民意代表交流等方式进行政党互动甚至偷渡官方互动也经常打着“共同价值观”交流的旗号。再如,欧台互动中,“共同价值观”也是极为重要的关键词之一。除了美台“价值同盟”关系的进一步“实质官方化”,日台“价值同盟”关系进一步浮出水面之外,未来,特别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是美国在欧洲打“台湾牌”以及民进党当局在欧洲的活动。台湾当局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经营欧洲,尤其是通过经济交流进行政商关系的建构、通过教育文化交流培植“亲台”势力、通过价值观方面的研讨互动等组建“价值观同盟”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欧洲绝大多数国家跟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关系稳定时,台湾当局从“反共”“民主”入手,从中东欧入手,藉助美国打“台湾牌”牵制中央人民政府的“力”,打“中东欧牌”牵制俄罗斯的“势”,在中东欧国家撕开口子的战略一直在实施,从来没有停止过,祇是在近两三年浮出水面,将欧洲因素引向两岸关系的表面。从战略态势上看,台湾当局尤其是蔡英文当局做了以下布局:一是妄图离间中央人民政府和欧洲的关系,一旦成功,可以破解中国大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与欧洲的诸多良性互动。二是妄图建构与西方的“价值观同盟”,台湾当局吃透了欧洲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发源地,一旦“价值观同盟牌”能够发酵,就能从价值观上、情感上获得欧洲一些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并一起对抗中国大陆。三是通过打“价值观牌”,妄图撬动欧盟,让欧盟内部在跟中国关系上产生裂痕,以便做下一步的推动。四是坚决跟着美国,贯彻美国“以欧制中”的战略。从战术上看,台湾当局经过多年耕耘,长期战术贯彻如一,在蔡英文当局时期开始收获。他们避过跟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大国,从欧盟尤其是中东欧的小国入手,这些小国长期受苏联制约,独立后立即投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共产主义国家充满偏见,十九大以后个别中东欧小国内的一小撮政客认为中国跟他们的仇敌俄罗斯走得太近,而且中国在走“苏联2.0版”的共产主义,对中国的抵触和敌对情绪加大,民进党当局趁机进行“反共价值观联盟”的策动,这也是台湾当局跟欧洲个别小国一拍即合的重要原因。

  三是,美国在打造以“友好同盟”为基础的高科技生产供应链规则,形成新的全球产业链,并将台湾纳入其中,迫使两岸产业链脱钩,经济议题甚至军售议题也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号,是这一时期美国操弄台湾问题的鲜明特点。美国新产业链布局中的战略意图就是围堵中国,这一布局早就开始,相关举措正在落实。2020年7月,美台即合办了首届供应链重组会议。8月,建立“美台企业联盟”,分享产业链重组信息,整合相关策略。9月,通过捷克参议院议长访台期间舆论的渲染,美国在台协会和日本、欧盟等与台湾地区“外贸协会”共同举办“重组供应链论坛”,进一步推动相关议题的发酵。10月,台湾首次参与了印太商业论坛(IPBF)。2021年4月,岛内的“外贸协会”加入美国、日本及欧盟的行列,一起参与供应链韧性的全球合作暨训练架构(GCTF)研讨会,讨论在医疗、资通讯和半导体产业上下游出现的供应链重整趋势。5月,推出《供应链重组的领航地图》,规划在推动并落实全球供应链韧性时,台湾公司能够扮演的重要角色。〔14〕可见,美台在进行产业链重组方面是有计划、有步骤推进的。2021年2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强化美国关键产业供应链。美国在台协会随即在25日会见台湾多位半导体产业代表,并强调台湾在供应链安全的角色。〔15〕10月底,拜登在出席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时宣布美国将与合作伙伴打造印太经济架构(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这一架构将包括贸易便捷化、数字经济标准、科技、供应链韧性、减碳与洁净能源、基础建设、劳工标准及其他领域等内容,是面向疫情结束后新经济所需要的新兴议题和领域,会形成新的跨区域、不同产品及项目类别合作的组织,如这一架构落地,台湾地区应当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