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香港经济须重启顶层设计

http://www.CRNTT.com   2022-03-31 00:03:52  


表1:2016—2020年度香港政府房地产类收入及其占比数据表①
 
  纵观世界各个经济体,似乎还没有一个经济体像香港这样始终深度依赖“土地财政”。即使是曾经同由英国殖民管治的自由港新加坡,在近代并未形成“土地财政”,在当代更彻底告别“土地财政”。据说,当今新加坡规定:每年卖地收入不能超过政府总收入的5%,卖地收入不归当届政府支配。至于祖国内地,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仿效香港以卖地来发展地方经济,现在已转而践行住房不炒的方针,致力纠正“土地财政”的弊端。

  香港“土地财政”历史悠久,举世罕见。倘能继续如同先前那样,和自由经济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不失为东方奇观。但是,问题在于当今香港“土地财政”已经与港式资本主义的“地产霸权”紧密相连而病入膏肓,不仅窒碍本地自由经济,而且成为拖累经济下滑、社会不稳的终极渊薮。

  笔者在《港式资本主义论纲》一文中,已经论证“港式资本主义沿袭华商经营传统,利用港英政府建立土地批租制度对于房地产权益的长期保障,集中投资发展房地产业,并且在香港回归之后,以房地产业形成对于香港本地市场的垄断,加剧贫富悬殊与民怨累积”,此处不赘述。

  下列统计数据表则进一步展示当今香港依赖“土地财政”的严重程度(见表1):

  (表1:2016—2020年度香港政府房地产类收入及其占比数据表①)

  表1列明:在2016-2017、2017-2018、2018-2019、2019-2020等四个财政年度,未计房企利得税的房地产类收入分别占特区政府岁入的42.69%、50.54%、39.36%、43.01%。由于房地产业是当今香港的主业,如果计及房企利得税,房地产类收入在上述财政年度的政府岁入中肯定超过一半,这就更加印证香港“土地财政”名副其实。特区政府如此严重倚赖房地产业,自然不思破解“土地财政”的长期桎梏。即使港澳办主任提出到2049年香港要告别笼屋、劏房的长远目标,特首对此表态也以“这是全社会的责任”来卸责。

  沿袭“土地财政”的惯性运作,不仅特区政府将卖地作为解救当前经济困局的唯一良方,一些媒体也将“卖地丰收”视为政府一大政绩。2021年8月初,香港《大公报》欣喜报道:“本港经济虽未全面复苏,但前景渐见明朗及楼市维持稳定下,政府录得丰厚卖地收入。在再诞百亿商业及住宅地王带动下,上半年卖地收入录得近493.52亿元,已超出去年全年数字,较去年同期更狂飙近3.8倍。至于今年全年能否再破千亿元大关,须端视中环商业地王能否成功售出。”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