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美对台湾社会的控制改造

http://www.CRNTT.com   2022-04-13 00:00:48  


 
  3、增强台湾的军事安全能力,加紧“美日同盟+台湾”的实质挂钩,筑牢“第一岛链”前沿战略支点。美日通过“2+2”与峰会对话,发表联合声明直接表达对台海问题的“共同关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公然声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昭示着美日对于台海军事安全部署可能包括:共同强化与台湾当局的实质军事勾连,构建双边和三边“准军事同盟关系”;美国对台湾地区整体军事安全掌控已进入新阶段,超越了售台军事武器与出台“友台”法案范畴,不仅直接派员入台“协训”,而且台湾成为美国对抗中国大陆的“第一岛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有效角色。2022年美国邀请台军方人员参与“环太平军演”就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实现。

  4、掌控台湾产业供应链的核心技术,推进台湾生产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美国化”。2021年拜登政府正式宣布将组建“印太经济框架”,意图主要集中在加强“印太”区域经济合作,削弱和围堵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实力。在民进党当局全面采取“倚美”政策及全球“芯片慌”情况下,在全球科技制造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台湾产业链,自然成为美国“鲸食”的重要目标,在美国政府施压下,台积电与鸿海相继赴美设厂并被迫提供内部数据,未来必然不祇是美台经贸“一体化”,而是台湾产业链的“美国化”,即服从与服务于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世界的产业链。美方强压台湾进口莱猪,绝对不祇是基于经贸利益范畴的考虑,而是有着深刻的美国管制台湾经贸发展方向的新意图。

  5、改造台湾社会意识,彻底消除台湾社会中的“中国意识”,实现意识形态的“美国化”。进入后现代社会,社会意识和“软实力”对经济发展、政治走向和军事安全的作用与日俱增。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民主化”“本土化”及“国际化”政治转型,为“西方自由民主价值”在台湾岛内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使其如“物种入侵”般在台湾社会内部一发不可收拾,并对“中国意识”产生强烈的“挤压效应”。即将“中国意识”等同于“威权”范畴,“台湾意识”被渲染为“民主”的写照,“民主”被视为“好东西”与“出头天”的重要武器。美国在国际社会抢占民主的道德制高点和话语权,试图以民主之名号召盟友,形塑“美国回归”的领导角色。这与民进党当局一再宣扬的“台湾民主价值”和“亚洲民主价值”沆瀣一气。如今,台湾社会中“亲美”程度与“民主”的程度密切联系,而“民主”就等于“爱台湾”。民进党当局“对美一边倒”的政策成功掠夺与霸占了“爱台湾”的政治专利。总之,美国不断纵容民进党当局在岛内进行“去中国化”教育和“转型正义”行动,意在消弭台湾社会中的“中国意识”与“中国符号”,将台湾完全打造成一个以“自由民主”为引领的“美式社会”。

  四、结语

  美国对华“全面对抗”战略态势的明朗化,进一步凸显台湾地区在美国整体“遏华”战略中的“代理人”角色。台湾“反莱猪公投”议题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政府强势推行“莱猪输台政策”,并直接插手干预台湾岛内事务。值得注意的是,这深刻揭示出台湾社会对美国的整体依附性和寄生性在逐步抬升,台湾不少民众情愿以牺牲自身健康权益来换取美国的“安全庇护”。其结果,必然是美国对台湾社会的控制方式、力度和领域将全面升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美国将进一步掏空台湾经济,把控台湾社会发展方向。这无疑是对中国大陆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和国家统一工作的严峻挑战,同时,“美国改造台湾计划”的强化,也将深化台湾成为美国地缘政治与战略的“代理人”,升级台湾地区作为中美关系中“火药桶”角色,加剧台海地区紧张局势,甚至引发战争风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