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什么经济思想引领世界走向再繁荣

http://www.CRNTT.com   2010-10-19 11:02:52  


 
  现在的问题是:在世界经济再次处于百年一遇的危机冲击时,我们能否像戴维森所极力主张的那样,采取凯恩斯主义方案来帮助世界经济重新走向繁荣?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有必要来回顾一下历史。

  戴维森在书中反覆强调,受到1929至33年大萧条之重创的美国是依靠凯恩斯主义方案重新走向繁荣的,然而,这样的说法并没有根据,因为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的经济并未得到有效的复苏,更加不用说创造繁荣了。美国经济最后走出大萧条、走向繁荣,靠的是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果再把时间往后推延50年,那么历史再次表明,面对石油危机的冲击,美国走出经济衰退的主要方法仍然不是凯恩斯主义的,而是自由主义的,里根政府通过放松管制、充分发挥市场力量,造就了一场伟大的因特网革命,从而引领世界经济走进了信息化时代的经济繁荣。

  所以,迄今为止,历史并没有证实凯恩斯主义方案能够拯救世界从危机走向繁荣,凯恩斯主义方案所能起的作用,充其量不过是阻止危机的恶化,让危机以“软着陆”、而不是“硬着陆”的方式完成其必须要经历的过程,道理很简单,因为归根到底政府本身并不是一个创造财富的部门。比如,在本次危机后,世界各国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但是还未发生萧条,就是因为大家都选择了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方案。

  即便如此,从今天的国际经济环境来看,凯恩斯主义救治方案的有效性也正在趋于弱化。2008年世界危机发生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凯恩主义方案来救市,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两年,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无就业的复苏”,世界经济随时都有重新回归衰退的可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技术进步使得凯恩斯主义的救治方案大打折扣。

  在凯恩斯在世的时代,大多数适合政府投资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都具有劳动要素密集的技术特征,因此,在那个时代,尽管政府推行凯恩斯主义救治方案并不能引领经济直接进入繁荣,但是却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来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阻止经济由衰退掉进萧条的深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