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北京专家:九二共识廿周年回顾与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12-07-31 00:22:29  


 
  (四)绿营人士以“92共识”是“国共共识”、两岸对“一中各表”没有共识、2000年才有“92共识”的提法等为由,试图否认它的存在及其正当性,并提出要以“05共识”、“96共识”乃至“台湾共识”等取代“92共识”,这均是不能成立的。

  首先,“92共识”是由两岸官方正式授权团体达成的,而非国共党对党谈判达成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应把两岸两会达成的共识与政党共识混为一谈。2005年“胡连会”达成的“五项共同愿景”,可以说是政党共识(因政治体制原因,中共可以代表政府),因为彼时国民党是在野党,并不代表台湾的公权力;但2008年国民党以大比例获胜重新成为执政党,两党的共识就有了两岸共识的意义,因为获得选民的授权,完全执政完全负责本来就是西方式政党政治的常态。

  其次,两岸确实在1990年代曾为“一中各表”争论过,但如前所述,这与时空的局限性和认识的局限性有关,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形势的变化,可以说国共两党在此问题上早就有新的认识和感悟,2000年起即已停止争论,2005年进一步达成“坚持92共识、反对台独、促进和平发展”的新共识,(注22)2008年后两岸共识进一步扩大,如今更在“两岸一中”上产生新交集;在此背景下,民进党仍拿过去的事情说事,实在没有意义。至于2000年才有“92共识”的提法,并不能说明“92共识”不存在,只能说概括成这个名词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而已,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再次,“05共识”、“96共识”和“台湾共识”均为民进党一厢情愿。2008年谢长廷等,提出可以2005年两岸推动节日包机直航的模式作为“05共识”,在此基础上展开两岸互动,此说随即被大陆台办发言人所驳斥(注23);2010年吕秀莲提出应以1996年台湾首次直选领导人来凝聚“96共识”,以此对抗“92共识”,(注24)但迄今为止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响应者寥寥;至于蔡英文在参加2012年大选过程中提出的“台湾共识”,因未能通过选战的检验而不值再提了。凡此均表明,民进党为了要摆脱“92共识”的羁绊,已到了挖空心思的地步,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任何涉及两岸关系的共识若没有大陆的背书是无法成立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