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北京专家:九二共识廿周年回顾与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12-07-31 00:22:29  


九二共识廿年,两岸对此共识真谛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二)“92共识”兼顾了两岸的立场,是当时背景下两岸最大的交集点。

  还原历史可知,两岸两会是在两岸政治僵局尚未打破、民间交流衍生出许多事务性问题需要两岸配合解决的背景下,由两岸官方授权成立的民间性或半官方性的仲介服务机构。海协会被授权机构明确要求“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注15)海基会也以“中国的、善意的、服务的”为宗旨,(注16)其组织章程明定:“以协调处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往来有关事务,并谋保障两地区人民权益为宗旨”。(注17)海基会成立后台当局颁布的《国家统一纲领》中指出:“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乃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注18)

  由此可见,在当时背景下要求两会互动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进行,并不违反双方的既定政策,分歧主要在于如何界定“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在大陆对外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情况下,台湾方面害怕在两会互动中确立一中原则会掉入大陆的“统战陷阱”,因而要求事务性谈判不要涉及政治议题。但在台湾政局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大陆也怀疑走本土化道路的台湾当局有将两岸分裂永久化的企图,因而完全无法接受台的想法。在这种背景下,两会经过长达数月的沟通磋商摩擦,最终在往来函件中形成了“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显然,这一“共识”的形成似乎不那么规范。因为在程式上,“九二共识”是由两岸两会在函电往返的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统一的正式文本,也没有经过两会高层正式会议的确认和签字盖章;从内容上看,双方同意“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坚持一中原则”,“不涉及‘一中’的政治涵义”,但实际上这种过于宽泛的约定无疑给各自的操作留下很大的解释空间,也因此埋下争议的种子,导致日后两会围绕究竟是“一中各表”还是“一中不表”争论不休,也给反对势力留下了藉口。

  但不可否认的是,“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坚持一中原则”,是当时背景下两岸之间所能达成的最大共识,体现了务实灵活、求同存异的鲜明特点。现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曾撰文指出:“‘92共识’既确认了双方的共同立场,又搁置了双方的政治分歧,是发挥政治智慧、照顾各方利益的结果。”“共识的核心和灵魂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此基础上,“可以搁置争议,也可以保留不同意见”,“体现共识可以采取灵活方便的形式”。(注19)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