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政策约束角度探讨为何融资贵

http://www.CRNTT.com   2014-07-01 08:54:29  


 
  存贷比成本

  文章称,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即存贷比限制。目前上市银行的加权存贷比仅为69.0%,明显低于75%。但16家上市银行中已有5家机构的存贷比超过73%,其中招商银行的存贷比 更 是 达 到74.4%。

  在2009年下半年银行业全行业存贷比仍仅仅只有67%之时,数家全国性银行都已出现了存贷比紧张的情况,使得监管部门为支持放贷不得不在2009年下半年临时允许存贷比可以突破75%。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比,即使使用结构性存款等手段勉力维持,也早已全面大幅度超过2009年时的水平。目前75%的存贷比意味着银行的存贷比实际上已相当紧张。在存贷比紧张的情况下,银行要么选择贷款之外的方式为企业融资,要么采取提高成本努力增加存款。无论哪种措施,最终成本都会反映在银行给企业的贷款成本之中。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在忽略流动性差异的情况下,贷款和发债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发债不必受贷存比等的制约,由此,我们选择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和1年期AAA短融的利差,作为衡量存贷比限制所带来的融资成本上升。因为目前几乎没有企业能够享受到贷款利率下浮,最优质的企业一般也只能获得基准利率。由此得到的2011年6月至今的平均利差为138bp。当然,这一利差不仅包含了贷存比的成本,还有短融相对于贷款的流动性溢价,遗憾的是这一点我们无法剔除。

  平台贷款禁入政策成本

  文章指出,随着房价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调控力度逐步加大,如限制房地产和政府平台的贷款和债券融资,这样,房地产和部分融资平台不得不借助于非标融资。

  我们尝试用非标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利差来衡量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成本的抬高。由于非标融资主体中不乏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等主体,故非标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利差是上述政策的一种反映;当然,作为附带,非标也避开了存贷比。由于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缺少对应的信用评级信息,我们只能以此与信用评级为AA级的债券收益率进行粗略比较。

  对于限制向房地产贷款所造成的成本上升,我们选取1年期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均值作为非标融资成本,以AA级1年期短融收益率作为低评级产业债融资成本,对比显示,2010年以来1年期利差均值为317bp。

  对于限制向融资平台贷款所造成的成本上升,我们选取1年期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均值作为非标融资成本,以AA级1年期城投债收益率作为低评级城投债融资成本,对比显示,2010年以来1年期利差均值为261bp。

  上述各项“政策约束”给资金供给所造成的成本,最平常的融资需要为“政策约束”付出274~402bp的成本,即2.74%~4.02%;如果属于房地产、平台、两高一剩等限入行业,“政策约束”所带来的成本则高达852~980bp,即8.52%~9.80%,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各种非标的融资成本少则8%以上,多则超过10%了。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