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专题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深度专访:刘佩琼论香港经济变化与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17-06-06 00:05:37  


  
  国家还没有改革开放之前,香港出口到欧洲及美洲市场的产品占总出口额的40%,过去香港制造业发展良好,就业人口就达到100万人。现在,内地占香港出口的50%,特别是出口和转口,而欧美现在只各占到5%左右。所以,目前贸易关系已经改变,随着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不断发展,香港的份额虽然减少,但还是维持着相当高的水准。
 
  面对这样的市场调整,香港有能力去应付。新加坡和香港的情况不一样,香港不需要向他们学习,双方的危机感和挑战都是不同的。
 
  中评社:7月1日之后,您认为香港在哪些领域需要加强?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您如何看待这两项重大决策?
 
  刘佩琼:香港政治的架构很难有所突破,因此我认为要加强香港与内地更为直接的交流合作,要让香港民间真正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情况。过去,我也提了一些意见,在管治香港方面我认为国家做的不够。
 
  为什么这么说?香港回归是政权的转变,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够体现国家对香港管治。我也曾经提出意见,大英帝国殖民时期,英国有许多大学研究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高层次学科、机构,比如伦敦大学的亚洲非洲学院(SOAS)。但目前内地有许多研究人员,对香港的认识不足,驻港人员来香港几年就回去,根本对香港所知甚少,瞭解的也不全面。与当年英国官员多研究中国或香港出身,来港后积极学习广东话,甚至客家话、福建话,相去甚远。
 
  我认为国家视香港不应该为统战对象,香港人也是国家的公民,应该要赋予香港人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比如到内地参军、参政等等。也可以让香港本地的优秀科研人才,参与到国家的尖端科研专案中去。
 
  第二,要在香港本地培养治港人才,没有一些本地的人才从政,无法令本地选民信服。如果只将香港视为统战对象,特别是大资本家,这是错的。国家不缺钱,缺的是香港本地的人才。在香港,每个选民都只有一票,应该要做好选民的工作,争取最多的人,而不是某几位名人,拿到最多选民手中的一票才是目标。
 
  我们一定要从过去的旧思维中跳出来,到更高层次去探讨研究香港的管治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