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文汇报:大湾区发展港需做好各层面对接工作
http://www.CRNTT.com   2018-05-18 10:06:31


社评|大湾区发展港需做好各层面对接工作(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5月18日电/特首林郑月娥昨日结束对广州和惠州的访问返港,这是她两个月内的第二度大湾区城市考察之行,相信对各城市的优势以及与香港合作的方向,会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入的体会。面对大湾区发展规划即将出台,特区政府各部门都需尽快起动,积极准备配合新的国家政策,并在各层面做好对接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构想的提出,赋予了香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湾区内面临种种制度与现实上的障碍。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四个核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二三四”格局是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是融合的最大难点与藩篱。

  如何克服难点、发挥优势,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各城市间的创新政策与主动作为。林郑访穗期间,参观了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访惠则到了潼湖生态智慧区;再早之前的深圳、中山、珠海,分别考察了高校、创业基地以及基建等设施。从中可以看到,特区政府未来所希望推进的重点合作范畴,这种主动对接的态度,值得肯定。但能否取得真正成效,还需要拿出更大的魄力,尤其是在三大方面寻找突破,做到真正的全面对接。

  第一,建立高效的政策协调机构。聚焦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连通,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和轨道交通网。既协调特区政府内各部门的运作,同时也协调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相关政策的推进;第二,建立区域协同创新的协调组织。推动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官方或半官方机构,推动三地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技术转让等领域深度合作;第三,制定新的自贸区发展策略。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以及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组成大湾区自贸联盟,解决不同的关税与贸易障碍。

  大湾区发展牵涉长远的规划与全面的政策变动,简单而言,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现有的制度藩篱、客观障碍能否被打破,也即能否做到大湾区十一个城市在各重大范畴上的“无缝对接”。这绝不仅仅是像自由行、CEPA或沪港通一样的单一惠港措施,其层面之广、衔接之深、力量之巨,需要特区政府强而有力的施政保障。但特区政府即将设立的“大湾区发展办公室”能否起到相应的统筹与推动作用,值得观察。

  习主席已就支持香港发展国际创科中心作出了重要指示,这是重大的利好,需要各界全力贯彻落实。而香港创科中心能否成功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能否发挥出积极角色。特区政府乃至全社会都需转变观念、改变心态,绝不能再以被动方式呆等政策的到来,需要主动出击,积极回应,在固有优势迅速消失情况下,这是香港唯一能改变劣势的方式。

  (来源:文汇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