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大地震两月祭 汶川如何重建仍悬而未决
http://www.CRNTT.com   2008-07-12 09:04:12


6月17日,一名儿童在汶川县龙溪乡受灾群众安置点玩耍。新京报图
 
  曾被忽视的县城

  “我也很急,但决定权不在县里。”7月10日,在回答何时能确定汶川是否异地重建时,副县长吴光旭回答说。

  早在6月15日,汶川县县长廖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急切地表示,他希望早日能确定汶川将如何重建。

  然而,直到7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公开表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定要把汶川县城全部搬迁。

  记者了解到,由于是否原址重建至今未定,汶川县也无法出台灾后重建规划。县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事实上,在地震发生后不久,汶川也和其他各受灾县一样,很快开始进行灾后重建的规划,该规划是建立在将在汶川原址重建的基础上,但规划尚未完工,专家指出,汶川地质灾害隐患重重,已不适宜人居。汶川重建规划就此戛然而止。

  6月16日,本报率先披露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认为汶川已不适合人类居住,并建议异地重建。

  这一报告,也再度引发了公众对汶川县城的关注。

  大地震发生后,由于震中在汶川县映秀镇,大地震被命名为:“汶川大地震”。由于交通中断,汶川县城也一度成为孤岛。

  “到汶川县去!”成为当时各媒体的重要报道方向,公众也极度想了解,汶川县城遭遇了怎样的破坏。

  绕行1000多公里,最早一批抵达汶川县城的记者传回的报道,让人有些错愕,汶川县城95%的房屋没有倒塌,人员伤亡较少。

  与此同时,北川县城全城几乎夷为平地和大量人员伤亡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强烈的关注。相形之下,汶川县城的受关注度迅速降温。

  当5月下旬,尹稚教授一行抵达汶川县城时,几乎已经很少看到媒体记者。

  事实上,汶川安全的假象,一度也让初进县城的尹稚对同行者说,“这地没准儿能找到宾馆呢!”

  而入城后才发现,那些“屹立不倒”的建筑物多裂出触目惊心的X形裂缝,根本无法住人。

  一个星期后,在经过实地考察后,尹稚发现,滑坡和泥石流的次生灾害威胁,已使得这个县城随时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尹稚带领的规划专家组,是第一支在汶川山地进行详细实地考察的队伍。在此之前,对汶川地质灾害的判断,主要依赖于卫星遥感拍照。

  尹稚在北京曾经看到过这些遥感照片,进入汶川实地考察后,他马上发现了遥感照片的局限性。一是读者对原始状态并不熟悉,往往新旧难辨;一方面大面积的塌方和滑坡多形成垂直断面,图上无法判断。

  他举例说,汶川震后新增地质灾害点3590处,而遥感图像上不足100处。

  6月10日,尹稚在关于建议紧急异地转移汶川部分受灾群众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议汶川“考虑新县城选址”。

  报告甫一出炉,都江堰的玉堂镇,当即成为汶川县政府及普通居民认可的一个迁徙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