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认识真正的台湾史
http://www.CRNTT.com   2019-02-03 00:12:43


《台湾史基本读本》近二十万字,是近十余年来在台湾唯一一本以史实为基础、全面客观撰写的台湾史。
  中评社╱题:认识真正的台湾史 作者:张亚中(台湾),孙文学校总校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当世界上更多的人愿意来到台湾,愿意“享有”台湾时,台湾也就可“享有”世界了,也就有了真正的“主体性”。故步自封、以“我执”来爱台,只会害台,只会让自己失去所谓的主体性。“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的“锁岛”排他思维将使得台湾逐步萎缩,唯有“台湾是世界的台湾”的认识,台湾才有机会享有全世界。“和平开放”是台湾必须要走的道路,“有容乃大”则是台湾面对世界、展望未来唯一的座右铭。

  一、以正知摒弃偏见

  台湾近二十多来,进行的是一场“去中国化”的教育,同一时间,主其事者也开始利用手上的权柄,以台湾主体为名,把台湾史从中国史中抽离出去,而以独立的脉络叙事,把“台湾史”定位成“国史”,让两岸形成“一边一史”的认同结构。

  推广“一边一史”并曲解台湾史的人,大略可分为两类:一是为独立建国而必须要建构去中国化的台独史观;另一种则是为了要打倒从大陆来台的中国国民党。两者目的虽不尽相同,方法却是一致,即透过“台湾史”的撰写与诠释,以期完成其政治目的。这二十多年来,台湾史成为为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错误的研究报告、隐藏真相的历史事实、错乱的历史诠释,的确在台湾造成“去中”的效果,并透过对日本殖民统治的美化、丑化国民政府来台后的作为,成功地让年轻学子在认同上产生巨大的改变。

  不仅是教科书,随着民进党取得执政权,一些台独史观的学者也逐渐占居教育、学术或教学枢纽地位,掌握了资源分配的权力,也使得不同观点的学术界新进,不敢碰触此一议题。政治人物不喜读书,对历史不求甚解,为求选票,媚俗讨好,因而既无知识,也无兴趣去瞭解台湾历史的真相,反而轻率地认同已经行之有年的“政治正确”。

  误读台湾史是台湾的全面性现象,即使马英九总统任职八年(2008-2016)期间,也未能坚持对历史课纲做任何一个字的微调。以讹传讹、积非成是,经过一、二十年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若干谬误的台湾史观点已成为“政治正确”,这也使得认同问题成为台湾社会难以愈合的伤口。台湾也从解严后,1990年代起进入一场由“认同问题”而引发的“民主内战”。这场内战用的不是枪炮,而是选票,内战打的不仅是“政权的争夺”,更包括“我是不是中国人”,以及由这个身分认同所引发的“统”、“独”,还是“维持现状”的台湾前途争议。2016年民进党获得全面执政,标示着这场认同的“民主内战”,透过台湾史的教育,结果已大势抵定。

  这一场因认识台湾史而引起的认同内战,使得台湾社会撕裂,影响团结与发展,而其结果却会使得另一场迄今仍然存在的“两岸内战”的和平曙光更是遥遥无期。明确地说,如果不能理性认真面对历史认同问题,台湾终将永无宁日。

  为使台湾社会正确认识台湾史,本人与蔡正元先生共同撰写《台湾史基本读本》一书(2019年1月出版)。内容分为“早期台湾、清朝治理、日本殖民、民国治理”四大单元,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议题,为一全方位认识台湾史的基本读本。本书章节结构安排参考十二年国教历史课纲,亦可作为高中历史学习课本或教材,也可以作为大陆朋友认识台湾史的必备读物。

  台湾目前坊间有关台湾史的著作,立场论调已大同小异,历史叙事几乎都是在“分离史观”的脉络下撰写。《台湾史基本读本》近二十万字,可以说是近十余年来在台湾唯一一本以史实为基础,全面客观撰写的台湾史。本书在序言中指出二十个目前台湾有关台湾史教科书的谬误所在,并在本书中一一以史实导正厘清,本书的出版对于重构正确的台湾史及重建台湾人的身分认同有绝对重要的意义。

  本人所属的孙文学校不仅出版《台湾史基本读本》,也出版《本国史基本读本》(两册)、《中华文化基本读本》(两册),《孙文思想基本读本》、《二二八事件读本》,以期建构应有的国族认同。

  以下是《台湾史基本读本》一书最后一章的结语,与读者先行分享:

  沧海百年,可能只是历史一页;世事多变,最终也是灰飞烟灭。历史都会过去,但是留下的记忆会影响着未来的脚步。

  台湾岛上有文字历史以来,也不过短短几百年,但是由于这个岛上的统治者换来换去,历史的记忆与诠释也就有了不同与争议。呈现真实是避免争议的最好方法,但是面对同一事实,仍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诠释。因此,阅读历史,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但是也该有一些基本的是非。阅读历史,不仅是在瞭解过去的点点滴滴,也希望透过历史,得到启发,避免重蹈覆辙,让社会走得更好。

  “孔子着春秋,乱臣贼子惧”,就是在彰显历史固然无情,但是却可以呈现人们应有的价值选择。面对历史,我们应该有感情,也应有理性,更应有来自良善价值的判断。没有良善价值为依据,是不够资格评论历史的。面对历史时应思考,是否瞭解了事情的本末?误解了谁?污蔑了谁?

  过去的人、过去的事,都已经过去了,他们已是明日黄花、黄土一抔,我们的任何评价对他们已无意义,而是对我们当代的人与事有意义。我们看历史,必须要从群体的发展着眼,如果只是从自己的私心、恩怨、意识形态出发,不惜曲解历史,甚而误导他人,那不仅对不起历史,也是不道德的。

  没有人可以全盘理解历史,本书也是一样,即使试着全盘深入瞭解,仍可能有思想不周之处,但是在回顾台湾史时,仍得出若干心得感想,藉此与读者分享。

  二、台湾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

  台湾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还是一个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社会。这是台湾史的核心问题。近十余年,台湾的教科书是以“台湾是多元文化社会”为标准答案,不允许有“中华文化为主体”之说。其理由在于“多元”不应有主体或非主体,均应平等对待。其实,台湾当权者在倡议台湾为多元文化时,其目的并非在“多元”两字,而是透过“多元”这个概念来减低“中国化”或“中华文化”在台湾文化中的成分,进而为“去中国化”铺路。

  我们用事实来说话。旧石器时代的长滨文化、左镇遗址,新石器时期的大坌坑、圆山、卑南等文化,铁器时代的十三行文化、茑松文化、静浦文化,虽然是台湾最早的住民,但是后来突然消失,而与目前台湾的原住民并没有可验证的关系,但是一些学者仍将其作为台湾多样性文化的论述依据。荷兰是以联合东印度公司的名义来到台湾,最著名的安平古堡是荷兰时期所建,但是所有的建筑材料与工人,都是来自于大陆的汉人。东印度公司来台的荷兰人并不多,其生活习惯也几乎没有对当地人有影响。目前在台湾丈量土地所通用的“甲”的确是来自荷兰文,但是台湾的“甲”较荷兰的“甲”(Kop)至少大五千多倍。西班牙人在台期间也只有十多年,且并没有在台湾北部建立起自己的殖民体系,而只是散居做一些生意买卖,当时的一些雕堡早已无影无踪,如果要说荷兰与西班牙为台湾留下多元文化的因子,那是太过了,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政治正确需要了。

  目前台湾原住民是台湾多元文化的一群。有些学者藉由原住民与汉人大量通婚而得出“只有唐山公,没有唐山嬷”的结论,并进一步作为台湾人是“南岛语族”的证明,再得出“南岛语族”的文化是台湾“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这些谬误在本书中已经一一驳斥,不再累述。从文化血缘来看,汉人在不同阶段大量移民台湾,经过繁衍,目前有汉人血统者占台湾人口比例98%,在中国大陆汉人只有91%,香港94%、新加坡75%,台湾反而是汉族比例最高的地方。这些汉人几乎全部都受中华文化影响。

  日本人殖民台湾五十年,也尝试用“皇民化”改变台湾人认同,放弃中华文化信仰,但是日本人最终让台湾人都信仰神道了吗?台湾迄今仍有人喜好日本料理,喜欢日本生活文化,但是这是属于广义的生活多元,台湾一样有人喜欢法国料理,美国豪宅、麦当劳,外国电影,信仰基督教,但这就可以作为台湾是多元文化的理由吗?如果依这个标准,日本的文化来自中国,民主制度来自美国,但是为何日本人迄今未尝强调自己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度?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可以说是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原因在于不同人种、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确都有相当的数量与代表性。

  “多元文化”是一个泛称,从地理大发现、西方殖民开始,全球化已是一个现象,如果广义来说,全世界没一个地方不是多元文化。若深入探讨,“多元文化”里面各“元”的“量”的比率与“质”的价值差别是关键的评量标准。如同在海水中加一些糖,我们不会说它是糖水,也不会说它是糖海水,我们可以用最宽广的定义来诠释多元文化,但是绝对不是如当权者所说的,“台湾是多元文化,不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

  所谓“台湾是多元文化,不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是当权者或若干学者完全背离知识、为政治目的而服务的说法。在台湾,中华文化所占“量”与“质”的比率远远高过其它文化或生活习惯。这不是中华文化的霸权说,而是历史与当代生活中的事实。以“多元文化”为包装的“去中国化”论述可以休矣。

  台湾经历了几个政权,荷兰算一个,明郑也算一个,比较长久的是清朝的212年,日本殖民五十年,民国政府从一九四五年迄今。随着“去中国化”的推动,在现有的教科书及台湾政治主流论述中,以下的图象愈来愈明显:(一)在台湾全面民主化以前,所有的政权都是外来政权,其中有好有坏;(二)清朝治理期间叫做“清领”,即清朝占领、领有,在台是消极治理,直到1862年台湾实际开港,1875年设台湾巡抚后,才开始认真治理台湾,但是短短几年就结束了;(三)日本是依《马关条约》合法统治台湾,因而要用中性的“日治”,表示日本统治、治理;(四)台湾是日本一部分,台湾人就是日本人,尽量避免使用“殖民”用语;(五)日本带给台湾现代化建设,培养台湾人现代法治意识,功劳最大;(六)蒋介石政权带头打压台湾人的本土意识,有二二八与白色恐怖的恶行,外省人迫害台湾人,表现最差;(七)1945年起治台的国民政府与1949年以后来台的国民党政权汲取台湾人的资源,威权统治,近年更是“亲中”、“卖台”。

  最后两点已经远远超过“认知图象”,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后将其落实,订立“不当党产条例”与“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将1945年8月15日到1992年11月6日这段期间视为“不正义”的威权年代,需要转型。而其中又以蒋介石为罪魁祸首,因此要拆其纪念堂,毁其铜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