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九合一”选举与政情社情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19-01-17 00:13:51


 
  (二)政党格局由调整分离迈向整合洗牌

  民进党此次遭遇大败,蔡英文第一时间辞职党主席以承担责任,民进党内关于主席人选面临系列博弈,“新潮流”、“苏系”、“谢系”、“英派”开始系列交锋。“内阁”也在“大换血”,民进党内派系力量将依据选举结果进行重新划分,党内政治权力也将重新分配。此次“九合一”选举,蔡英文可能会失去代表民进党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的资格,谁能获得民进党主席提名?谁将代表民进党冲击2020?蔡英文会采取何种手段力保“总统”候选人地位的提名?这都是民进党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国民党此次胜利,将进一步稳固吴敦义党主席的地位;但侯友宜、卢秀燕、韩国瑜等中生代、新生代也在迅速成长。2020年国民党推选出来的参选人可能有更多种组合和机会,吴马朱王四个太阳之争,谁将代表国民党出战2020?谁将在未来打开两岸关系冰封的局面?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观察。

  (三)年轻一代由漠不关心逐渐理性回归

  现在台湾每年有六十万首投族登上选举舞台,以前年轻人被标榜为不关心政治,尊崇“小确幸”的状态。但随着台湾出现的“太阳花”学运以及洪仲丘事件,都说明了台湾年轻人越来越关心政治。由于现今台湾经济低迷,年轻人将所有怨气化为实质的选举力量,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以选票形式发挥出来。从2018年的选情来看,支持柯文哲的基本是以泛绿选民和年轻人居多。⑥

  2018年二月大陆出台了“惠台三十一条”以及各省纷纷出台系列对台的优惠政策,大陆对台无疑起到磁吸效应,台北建国中学、桃园武陵中学2018年赴大陆求学的高中生人数暴增,其效应在岛内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震撼。目前台湾年轻人不好找工作,又是低薪时代,蔡当局执政后力推“年金改革”,大砍退休待遇,年轻人对军公教一类的工作也不抱期待。台湾现有的气氛,人心思变,而大陆发展日新月异,大陆已成为台湾青年“求活路”的重要选项。⑦求新求变,理性回归,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将前往大陆发展作为其人生规划中的选择之一。

  (四)经济民生成瞩目焦点决定选票走向 

  “九合一”选举是地方性选举,民意走向影响投票进程。而民意的重要来源,基本取决于民众对岛内经济与民生的直观感受。民生是台湾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经济是台湾当前最主要问题,也是岛内民众的焦点问题。此次“九合一”选举,卢秀燕、韩国瑜非传统蓝营大佬,但异军突起。卢秀燕聚焦社会热点,在空污等民生问题上严重打击林佳龙。韩国瑜以经济为主轴,提出“南台湾不需要政治而需要经济”等政见,改变“又老又穷”的高雄现状,让其在高雄选战中成功逆袭。而彰化县民进党籍候选人魏明谷,因为在其担任县长期间,一些在四年前选举时的福利承诺没有实现,农地工厂问题、学童免费营养午餐、幼儿福利等没有落实,成为竞争对手国民党籍候选人王惠美的攻击目标,而最后无缘县长。

  另外从经济民生延伸到“九二共识”议题,目前蓝营15县市长纷纷承认“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已经从政治议题转为经济民生议题,也成为是否与大陆合作交流的决定性因素。韩国瑜甚至对新当选绿营屏东县长、台南市长喊话,希望共同遵守其“九二共识”主张。所以说,此次“九合一”选举中胜利者,无不是强调保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才继而赢得选举。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政治意识形态、统独话题、蓝绿色彩会逐渐淡化。台南市长、民进党籍的黄伟哲甚至表示,愿意和高雄一起拚观光、拚经济;也不排斥访问大陆。显然,选后的新民意已经成为蓝绿地方首长的关注要点,他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岛内的经济和民生方面。

  三、“九合一”选举后两岸关系的形势前瞻

  此次“九合一”选举虽然落幕,但是政权还掌握在民进党手中,蓝绿阵营就各自政治认同、经济议题将继续交锋,同时2020年大位之选即将鸣枪起跑。在此背景下,此次“九合一”选举对岛内政局走势、两岸关系势必产生重大影响。

  (一)岛内政治生态和“文化台独”现状对两岸关系提出挑战

  长期以来,岛内政治生态是蓝绿对立,两党倾轧。根据2018年“九合一”选举结果统计,其效应将延续到2020年的“立委”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依蓝绿得票数计算,“蓝升绿降”,照此推测,民进党政党议题与未来两岸关系方针政策将受到国民党掣肘。由于2016年“立法会”议席失守对国民党来说使得国民党成为“立法会”议席少数,国民党“立委”们在“转型正义”、“公投”立法等议题上不能狙击绿营,才使得现在两岸关系如履薄冰。此次“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旗开得胜,在新民意的加持下,国民党将变得更有话语权。但如果国民党在未来不改变政党形象,不整合党内资源,协调各方利益,未来两岸关系是否能迎来新一轮机遇值得持续观察。

  国民党的此次胜选的几个县市,其候选人基本都强调是个人特质,淡化蓝绿意识形态,唯一强调蓝色色彩的是国民党在台北的候选人丁守中,他最后以些许失败而告终。这次国民党胜利应该反思为什么会出现韩国瑜“一人救全党”现象,也应看作是自我调整和培养中青年领袖的绝佳机会,做好内部政策和梯队建设方面工作。韩国瑜在高雄胜选,提出“认同九二共识”口号,应会主动与中国大陆对接,信守其发展经济承诺。但是当政的民进党当局是否会予以支持?值得我们深入观察和研判。

  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当前的两岸政策是所谓“维持现状”下的“渐进式台独”,目的是为了平衡党内“浅绿”和“深绿”的矛盾,吸引更多的中间选票。11月24日民进党败选,蔡英文主动辞去党主席,但是不排除今后,在中美、中日博弈不断加剧的大格局下,蔡英文更加抱紧美国和日本大腿,打“美国牌”和“日本牌”。虽然蔡英文因败选而辞去党主席,但其作为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即使2018年“九合一”选举失利,但至少到2020年,其还在继续执政。在内外压力两难下,是否会倒向“深绿”阵营,进一步出台对抗大陆政策措施,甚至在两岸关系上走上偏激路线,即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与此同时,民进党当局推行的“文化台独”试图从精神上切断中华文明和台湾文化的纽带,继续“去中国化”,不断消解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文化认同感,这也为两岸的和平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是在动摇两岸关系的“底线”。蔡当局“去中国化”的举措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清除台湾社会中不利于“台独”的中国文化,如淡化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清理台湾留存的重要中国文物以及默许岛内“去蒋”、“去孙”乃至“去郑”、“去孔”、“去妈祖”等行为;二是通过文化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纯正的实则是“抗中媚日”的“台湾史观”,藉以实现其所谓台湾人“天然独”之愿景,如废止“课纲微调”、在民主自由的名义下让中小学生审课纲等;三是为台湾“正名”,将一些与台湾挂钩的机构进行名称“正名”,比如将“中华奥会”改为“国家奥会”,推行台湾人的“本土”意识。此次民进党操控的“东京奥运会正名”“公投”虽然没有通过,但是还是有476万人投了赞同票,金马奖傅榆的“台独”言论,这些都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严重构成威胁,严重冲击了两岸关系,对两岸关系未来走向构成严峻挑战。

  (二)岛内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愿景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机遇

  目前来看,不管哪一个政党在“九合一”选举胜利都只是暂时的,其最终目的是长期执政,而目前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是保持长期执政的核心手段。民进党应该要认真思考是否要继续采取目前这种阻挠两岸政策的策略,要斟酌是否承认“九二共识”。毕竟现代社会,经济决定政治,没有大陆这个宽阔而巨大的市场,台湾经济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输掉经济就是输掉未来,输掉未来,就是输掉台湾。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的提出是出于削弱大陆经济影响的考量,但由于深陷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台湾本身并没有足够强大的资源和能力去支撑其战略意图,以至于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大陆游客的减少对台湾经济形成了严重冲击。目前台湾房价高企,薪资冻涨,工作机会式微,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阶层固化,加之人口少子化、老龄化、结婚率生育率降低等系列经济民生问题层出不穷。假如民进党在此次选举失败之后,认真反省检讨政策,选择转变与大陆的经贸关系,这对两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经济民生之间的发展未尝不是良好的机遇,对其2020年大选也留有一线生机。

  解决民生是岛内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政党最大的政绩。如何将民生问题落实,而不是口号和骗取选票,是台湾当局执政的重中之重。民众生活困苦,是现实问题,也是县市长的责任。国民党此次全面获胜,但是其县市领导人必须清楚,要提高民众幸福感就要经济发展,收入增加,这与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也是息息相关的。毕竟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的扩大,台湾任何政治势力都难以抗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韩国瑜在高雄刮起的韩流,力推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一句简单的“货卖出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撼动了深绿铁票仓。民进党在高雄市执政近20年,高雄港由国际一流港口变成了二流港口,三十万高雄年轻人在高雄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由于低薪、高失业率、高物价、高房价、只能纷纷外出“北漂”。这些人对高雄经济不认可程度较高,也是民进党高雄选举失败的关键。所以韩国瑜在当选后说笑不起来,责任很大,也是不无道理。毕竟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综上所述,2018年“九合一”选举,虽然民进党大败,国民党大胜,但可以看到的是民进党还有一年多执政期,估计至少到2020年前会对两岸关系改善不会起到太大作用。但大陆已充分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台湾任何政治势力都难以抗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台湾整体上有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动力。虽然两岸关系面临巨大挑战,困难增多,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两岸的主题,同时也是两岸的方向和趋势。尽管民进党在中央执政,而国民党此次获得地方“执政”机遇,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无论蓝绿,“执政”的政党必须顺应民心、呼应民意,满足民众的基本诉求。当前台湾的主流民意依然是要实现台湾经济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发展,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两岸关系保持稳定,且不断巩固发展,这是两岸关系的希望和出路所在。

  注释:

  ①台湾“内政部户政司”公告,“2018年10月户口统计资料分析”。

  ②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告,2018年8月27日。

  ③中评网:《远见县市长施政满意度调查 郑文灿6都最高》,2018年5月30日。

  ④ 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告,2018年11月25日。

  ⑤美丽岛电子报10月31日民调。

  ⑥华夏经纬网:《柯文哲的主要支持力量是谁?》,2018年9月28日。

  ⑦搜狐网:《台湾年轻人“走”在统一路上》,2017年11月9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1月号,总第253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