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社评:中国推动消费升级 带动工业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5-03 00:05:35


 
  中国经济发展的确面临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中国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并不意味着中国出现了消费“降级”。

  首先,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日用消费品价格变动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关系国计民生重要商品价格保持平稳,一些重要商品价格有所下降,这是中国政府稳定市场价格的结果。

  其次,中国已经进入重新估价时代。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调整,中国市场日用消费品价格必然会发生变化。近些年来,中国政府确保电力、通信、天然气、供水价格保持稳定,确保小麦、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确保蔬菜价格保持稳定,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居民的日常生活不会因为价格波动而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中国在基础能源资源价格方面实施严格控制,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从而使中国工业制成品价格不升反降。由于电力价格长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中国在家电消费、通信消费方面始终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当一些发达国家电力供应短缺,通信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中国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绿色电力产业、稳定通信服务价格,从而使中国在家电消费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方面走在发达国家的前列。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消费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持之以恒,加大对高速铁路建设的投入。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四通八达。居民出行可以借助于高速铁路网络,缩短在途时间。铁路设施更新改造,公路运输效率逐步提高,水上运输量持续增加,航空运输企业不断降低运输成本,所有这些,都为中国消费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消费观念改变,促进中国消费经济的发展。短缺经济时代,进口货等于高档货,购买外国的商品成为时尚。可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对进口商品的迷恋逐渐减少,时尚产品等于国产品。那些曾经风靡一时、被外资企业束之高阁的中国品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消费者特别是青年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中国产品。这种消费观念的改变,一方面改变了中国的消费结构;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成本。把中国消费品价格下降,看作是“消费降级”表现,是典型的盲人摸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