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苏进强带领两岸基层社区交流相见欢
http://www.CRNTT.com   2018-06-15 11:14:48


两岸基层社区人士一同参访诚义社区公园与周边环境。(中评社)
  
  北京朝阳区东湖街道主任吴彬也现身说法,介绍社区智慧、互联互通的实况,他认为网路、互联的趋势,将使社区进入智慧化、现代化,如何以此促进社区发展的“感情线”,使社区居民因而建立共同家园的网络是值得期待的。吴彬不否认,台湾社区发展有许多值得大陆学习的地方,他希望有朝一日,凤山社区的经验可以在通州落地。
 
  石景山八角街道特钢社区居委会主任孙博女士指出,在论坛已有精彩的案例报告,她在交流会上又热情洋溢的表达对台湾社区的肯定,但她也不讳言北京社区的财务、资源虽较台湾丰厚,但社区志愿服务及老人在社区“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规划,却仍须向台湾“取经”。

  专长为城市规划的冯斐菲博士表示,北京社区的资源、财务的确丰富,但最重要的是专业人才的培育仍有不足,如何使社区发展有总体架构,让台湾社区的优点在社区落地,扎根试点,还盼望台湾的专家学者多予协助。苏进强及刘启芳不约而同的回应“没问题,尽力而为”。
 
  刘俊华教授说,“人相近,情相通”,两岸关系纵使有些波折,但民间交流由不瞭解而相互认识、认同,而以造人为主的社区营造,必须着重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社区发展需要人、需要志愿者,更需要专业的参与与社会企业的资源挹注,台湾社造所展现出来的人性化、细心、用心及创意,令人刮目相看。

  刘俊华提到,台湾社造由无到有,由以前的由上而下到今天的由下而上,人人参与公共事务,共谋共建共享,所积累的成果仍与时俱进,北京的社区发展虽然已急起直追,但现在仍在“补课阶段”,向台湾学习、借镜,“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目的都围绕着人民、基层的需求。
 
  最后,邓劲松再次代表北京主办方肯定此次活动“过程曲折,结果圆满”,并再次邀请刘主席组团造访通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