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海局势走向:在冲突与融合中加剧向大陆倾斜
http://www.CRNTT.com   2018-12-31 00:09:31


 
  “台独”分裂势力的挑衅降低了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主张“台独”的几任台湾领导人,在任内采取了不同的谋“独”手法。李登辉将自己的“使命”定位为“确立台湾的认同”,并以“拖以待变”方式与大陆周旋。他在谈及1998年为何要举行“汪辜会晤”时说得十分清楚:“在那种时刻,尽量引导对方进入没有结论的话题。……因此像辜振甫这样具有人品声望的人去谈最为合适。为了不让对方动武,需要不断制造各种机会,争取时间。”①为此,他还试图通过“密使”与北京建立沟通渠道。与李登辉直到下台前才推出“特殊两国论”不同,陈水扁在第一任期刚刚过半就抛出了“一边一国”的两岸定位,但他一面高喊“正名制宪”,一面又哀叹“台独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投机性格十足。蔡英文虽然至今尚未明确端出自己的分裂论述,但她是李登辉分裂路线的炮制者与坚定执行者。在手法上蔡则有别于李登辉的“暗独”与陈水扁的“明独”,硬话不说,软事不做,欺骗性甚大。2018年以来,特别是五月多米尼加和布吉纳法索相继与台“断交”后,蔡英文欲遂行与大陆对抗路线的心迹已表现得十分明显。台“国安会”前秘书长苏起认为,“两岸现在已经不是冷和平,而是进入冷对抗。蔡英文用中国而非中国大陆称呼中国,代表一边一国的概念已经出来了,换句话说,中华民国宪法、两岸条例都已经过去了、没有了。”②果若如此,两岸和平统一前景难以乐观。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也加大了打“台湾牌”的力度,使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突然想从“棋子”变为“棋手”,加大了倚美谋“独”的幻想。无论是《台湾旅行法》,还是《台湾安全法》、《国防授权法》,都使台海形势更为紧张,更为复杂严峻,变数也更多。美国亲台势力的“台独”激素,民进党越吃越上瘾,“台独”幻想欲罢不能。应该指出,美国亲台势力的支持,只能使蔡英文当局的两岸政策更趋强硬,加剧两岸对立对抗,使两岸和平统一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

  目前,大陆学者对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讨论也浮上台面。在2018年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上,有大陆学者认为,目前还看不到双方自觉自愿的达成和平统一共识的可能性,尤其是当台湾当局把政治性协议交给民意决定,预设了“公民投票”的程序之后,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的难度增大。因此,除了和平统一的模式,也应当考虑非和平的其它模式统一的可能性。③还有学者认为,如果台海形势出现《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规定的三种情况,大陆将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须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必将加快国家统一的进程,有可能采取局部、有限的战争方式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也可能采用战争边缘的“北平模式”,最后完成统一。④

  “台独”与武统是一对孪生兄弟,亲密无间,相伴而生。选择“台独”必然要付出代价,如果“台独”分裂势力铤而走险,大陆为维护核心利益和国家安全,被动出手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如何止战,如何争取和平,端看民进党当局作出什么样的抉择。

  三、两岸关系面临的主要风险与走势

  1、近期两岸关系的主要风险

  判断当前台海形势时,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界、工商界,无论是台海两岸还是国际社会,使用最多的关键字是:冷和平,僵局,对抗,误判,恶化;也有人认为台海形势随时可能会擦枪走火,或者会一触即发,处于战争边缘等等。台海形势为何如此严峻?主要原因就是民进党重新执政后,一直在“去中国化”、在渐进“台独”道路上没有停止步伐,而且越走越远。

  2020年台湾大选结果或会成为台海局势新的分水岭。渐进“台独”虽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风险,但从近期看、特别是从近两年的两岸关系走势看,台海形势面临的主要风险,则是民进党2020年会否获得连任?如果民进党继续执政,会否误认为虽然坚持“台独”路线仍获胜选,选举结果则是岛内“台独”新民意的选择?这将鼓励民进党当局继续采行“台独”路线,两岸关系届时就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对此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而且,从目前台湾政党轮替的常态来看,民进党如果继续执政,不仅两岸持续对抗的强度会明显增加,台湾选民的政治审美疲劳症也会发作,换人换党执政的想法会逐渐明晰并强烈起来,从最近的九合一选举中即可看出明显的趋向。也就是说,即使民进党有了2020,恐怕很难再有2024。所以,2020年民进党若是继续执政,也许是其践行“台独”的最后“机遇”。否则,在民进党全面执政情况下,如果“错过建国契机”,“激进台独”势力“将对后代子孙无法交代”⑤。但是,大陆的“六个任何”也绝对不是虚张声势,不是摆设,这就不能排除两岸在2020年至2024年对撞与摊牌的可能。

  目前有两种判断与笔者的观点是相左的。一种观点认为,蔡英文如果2020年继续执政,她没有连任的包袱后,也有向中间靠拢的可能;但这种情况目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陈水扁2000年当选后,曾自诩可以成为台湾的尼克松,而且很多人都相信这一点,特别是本土势力认为,陈水扁如果和大陆谈判并不会“出卖”台湾。但陈水扁上台仅仅两年便抛出“一边一国论”,台海形势也濒临战争边缘。相较而言,蔡英文上台后,从来都没有人认为她会成为台湾的尼克松。为什么?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她是理念型“台独”,蔡英文与陈水扁的工具型“台独”并不属同一类人。

  另外一种观点则对近期两岸关系发展抱持审慎乐观看法,认为两岸短期内必须掌握中共十九大后的2018年开局之年,到2020年台湾“大选”前两年左右的关键的磨合期。“磨合”二字包含了些许善良的期待。但两岸间的机会之窗已悄然流逝。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知名专家葛来仪也认为,北京与台北之间不可能达成谅解。她表示,“在蔡英文执政之初或许还有很小的可能性,但相信现在这种机会已经蒸发了”。因此,2020年的“大选”或将是台海形势新的分水岭,如果民进党2020年之后继续执政,两岸对立对抗将会持续紧绷。

  2、两岸关系中长期走势

  今后一段时间内台海形势虽面临挑战与风险,但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内外因素也出现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大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一是“太阳花学运”后所形塑的岛内社会氛围发生变化。在民进党的南部票仓高雄也出现了“民进党不倒,经济不会好”、“民进党不倒,农民不会好”的诉求。另据《美丽岛电子报》今年5月公布的民调显示,20-29岁的年轻人,满意蔡英文表现的只剩14.4%,不满意则高达74.4%,位居各年龄层之首。

  二是随着台美不断试图改变台海现状,加紧谋求“台湾独立”活动,中国大陆也亮明底线,加大了推进国家统一的力度。

  三是大陆对台政策出现了以我为主、对两岸人民有利的重要调整。这一调整已引发台湾民意在两岸统“独”与认同问题上的变化。台湾民意基金会今年5月公布的民调显示,对蔡英文的两岸表现,56%民众不满意,比满意者的38%多出18个百分点,显示岛内过半数的人对整体两岸政策失望并期待改善。而台湾“远见研究调查”2018年3月的“台湾公共政策民意大调查”显示,“赞成独立”民众比率为23.4%,创十年来新低,相较于2014年太阳花学运28.5%的高点,已下降5.1个百分点。台湾民意变化将鼓励大陆坚定推行两岸融合发展政策。

  从两岸关系的中长期走势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大陆的快速发展,台海局势的天平会不断加剧向大陆倾斜,争取国家和平统一的前景会更加明朗。由于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从十八大期间的54万亿元增长到8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因而大陆实现国家统一的资源与实力也越来越强。

  此外,目前诸多研究成果表明,到2035年中美经济总量也会更加接近,影响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将会发生显着变化。总体来看,随着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中国用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自信心更强,条件会更充分。

  注释:

  ①上阪冬子着,骆文森、杨明珠译:《虎口的总统》第254-255页,台湾先觉出版有限股份公司,2001年版

  ②徐伟真:《苏起:两岸进入冷对抗一边一国概念出来了》,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221187,20180628登录

  ③张文生:《未来三十年国家统一进程与模式探讨》,《首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论文集》第41页

  ④倪永杰:《关于未来三十年两岸关系发展的若干思考》,《首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论文集》第49页

  ⑤张叶森:《错过建国契机将对后代子孙无法交代》,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3485220181029登录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12月号,总第252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