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问题回顾:印度大停电的重要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2-08-16 00:41:37


 
  除能源短缺等客观原因之外,这次大规模停电事故还使我们看到印度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印度是一个实行联邦制、多党制的国家,是所谓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中央政府较弱,下面各邦、各党派、政府各部门,甚至各团体都在竭力维护其自身利益,以致民主往往演变成民粹,中央政府政令常常受制于联邦体制和多党制度而不能推行。同时,印度的民主制度也不意味着印度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虽然近二十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但那主要是由私营部门推动的。现在,印度经济中国有经济还占据重要地位,印度政府中还设有国家计划委员会,指令经济盛行。

  印度电力部门在这次停电事故中的尴尬处境就是这一政治经济制度的缩影。一方面,面对电力短缺,印度电力部门却长期亏损,无法扩大经营。印度政府向农民提供大量电力补贴,同时政治领导人又不同意提高居民电价,这使得印度国有电力企业的负债额高达3万亿卢比。煤和天然气等燃料短缺迫使发电厂以远低于产能的水平运转。而核电项目则因环保抗议和设备销售商对印度事故责任法规的顾虑陷入停滞。另一方面,由于实行联邦制,印度目前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骨干网架,印度国家电网公司掌握中央输电设施,配电由各个邦的电力局和私营供电公司运营,缺乏统一的调度管理机制,而各邦又不执行调度控制命令,超越限额从大电网受电,从而造成电网超负荷运行,最终拖垮整个电网。

  另外,印度国民整体而言比较保守,无论公私部门,都不喜欢外国资本的进入。印度政府早就认识到加大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必要性,但本身财政状况不佳,无力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因此多次向国际社会表达吸引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决心。但在现实中,印度政府却一再屈服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朝令夕改,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向进口的电力设备征收高额关税,限制某些国家对印度基础设施的投资。国会新通过的所得税法修正案甚至授权政府对投资行为进行追溯征税。这些措施都不利于包括印度电力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经济的开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