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希拉里的外交遗产 制造麻烦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00:03:07


 
  可以看出,要实现“新美国时代”,美国的主要着眼点就是强化与亚太盟国和伙伴国家的关系,巩固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尤其是亚太国际秩序,将外交重点从反恐转移到应对新兴大国的崛起,尤其是中国的崛起上来。为实现这一目标,希拉里在继承美国以往外交手段的同时,大力推行“巧实力”外交,“即面对每种情况,在外交、经济、军事、法律和文化等所有政策工具中,选择正确的工具或组合”。

  希拉里及其助手坎贝尔设计的“重返亚洲”战略,既有政治和军事内涵,也有经济和贸易内涵,当然还有美国一贯擅长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美国不断强化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并挑动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纷争;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美国推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企图建立一个不包含中国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攻击中国的发展模式,宣扬民主国家之间进行合作,提倡在缅甸等国家推进民主。

  “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给本地区带来稳定,反而引起了纷争,“巧实力”外交成了挑拨离间的代名词,“亚太再平衡”战略本身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平衡”,美国经济自顾不暇限制了其经济战略的发挥,“重返亚太”几乎成了加强军事联盟的同义语。希拉里在2010年河内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论坛上,表达了美国对中国的鹰派立场。一时间,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纷纷激化,地区一体化进程受到干扰,许多亚太国家担心该地区将重新陷入冷战。但美国的初衷并不是想与中国发生直接对抗,或者为了黄岩岛或钓鱼岛而卷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而只是企图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崛起进行规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