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高质量实践:未来“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22-08-21 00:10:33


 
  第二,“一国两制”作为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将在“高质量实践”阶段得到进一步提升。“一国两制”在香港回归祖国过程中主要体现为国家统一的理论与实践;回归之后,“一国两制”在香港就已转变为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回归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一国两制”构想,以系统、科学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发展思维,指引“一国两制”事业不断开拓前行。④“一国两制”已经从“探索型实践”转向“高质量实践”阶段。“高质量实践”阶段“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制度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通过推动中央治理香港和香港特区政府施政两个层面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来提升“一国两制”在“高质量实践”阶段的能级。同时,“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阶段与民族复兴的进程紧密相连,既相互支撑又相互成就。“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一国两制”在“高质量实践”阶段需要高质量的体制机制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回归25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一国两制”进入“高质量实践”阶段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2020年中央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实施香港国家安全法。2021年中央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重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2021年9月、12月和2022年5月,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选举、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先后成功举行,标志着以“爱国者治港”为原则的新选举制度在香港全面落实。在香港国安法和“爱国者治港”的保障下,香港的政治生态和权力结构得到了重构和重塑,“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具备了进入“高质量实践”的基础。但未来“一国两制”在“高质量实践”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凸显,这就需要进行更加系统的、高质量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来保障“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未来需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不断健全“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谋划“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未来需要聚焦爱国爱港力量能力建设,提升特区管治水平和效能,推动香港实现良政善治,为“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提供支撑。

  第四,“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需要香港社会和特区政府提高对世界、中国和香港自身的认知和理解。2014年发布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和2021年发布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对“一国两制”实践中出现的偏离“一国两制”框架的错误倾向加以导正,纠正了对“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一些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⑤但香港社会和特区政府对“一国两制”仍存在认识上的缺失,需要提升。面对世界百年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香港自身形势,香港社会特别是治港者需要从国际、中国和香港的三元视角来推进“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包括:提升特区政府官员对国际政治和中国政治的认识,增强大局意识;推动“一国两制”的实践因时因势更具灵活性;更好吸纳内地和国际优势,吸收适合、有效的经验;真正融入国家发展,跳脱出融入就要经济获利的短浅视野;破局香港政治团体的狭隘选举利益;爱国爱港者从“国之大者”来思考如何治港;加强与内外互动,重塑香港的国际声誉;切实发挥行政主导,打破利益集团的牵绊,解决几个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更新传统优势,再造新优势;在国际大变局,特别是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下,保持和增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三、“一国两制”在香港“高质量实践”的聚焦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进入“高质量实践”阶段需要同时处理好三大关键问题,即把稳定、发展和善治统一于“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进程中,既要实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要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更要有效解决长期困扰香港的各类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一,稳定。“稳定”很重要。稳定不仅是安全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更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稳定。确保香港社会的稳定,既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基础,也是香港社会发展和善治的基础。香港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实施和选举制度的完善实施为香港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爱国者治港”原则的落实为香港的安全稳定提供了社会基础。但这幷不意味着香港的稳定“一劳永逸”了。随着香港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香港仍面临多方面的安全威胁。香港社会的稳定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但仅有法律制度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发展促稳定,以发展支撑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社会稳定也需要发展来支撑。2019年“修例风波”引发的社会动乱给香港带来的冲击表明,稳定对香港社会是何其珍贵。未来实现“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更需要各个方面综合性的稳定。2020年5月,全国人大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是构建整体维护国家安全制度的基础。未来香港在稳定方面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继续完善法律,包括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国家安全立法以及其他涉及安全范畴的有关法律制度保障。二是加强教育,以宪法、基本法和国安法为核心,促进香港社会的国家安全教育,重振法治的核心价值。三是化解影响稳定的风险。稳定幷不仅仅指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也幷不限于政治、安全层面,经济和社会的矛盾同样能够影响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做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从制度、机制、政策、工作上积极推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四是把解决香港社会的深层次矛盾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社会条件,从源头上化解这些社会矛盾,才能有长久稳定的基石。

  第二,发展。“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必然需要高质量的发展。一是香港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香港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通过对社交媒体以及多项经济数据观测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近几年来,在“修例风波”与疫情的双重冲击下,香港整体经济走势长期处于疲态,经济低迷,香港市民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弥漫,香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民生经济风险。⑥香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促进香港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动能,强化支柱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支柱产业也面临挑战和压力),扩大新型经济产业的发展(新而不强),推动创新科技的转化应用,以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二是与内地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全球化在西方遭遇逆流,美西方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上升,而中国(内地)加大开放力度,高举全球化大旗,成为全球化的中心。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是“内地化”,而是把握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大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是要完全依赖、依靠国家和内地,首要在于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以融入国家提高自身的发展。融入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国家发展,不是要把香港自身青年的发展就业、住房问题的解决等问题推到内地(广东),而应以融入国家发展为契机来解决问题。与内地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在于从制度、政策等方面为两地的合作发展提供便利,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实现双赢和多赢。三是香港社会对“一国两制”框架下高质量发展的认识需要提升。“一国两制”不应在有形和无形中成为限制香港发展的制度藩篱,而应在“一国两制”框架内实施突破性发展,特别是从思维上改变“一国两制”的限制,以获得发展的优势。过往香港的发展往往以“一国两制”为由而却步,比如香港高铁站实施“一地两检”造成社会巨大的争议。现在香港社会已经有所改变,比如香港特区政府表明,会在香港国际机场实施“一地两检”,以提升香港国际机场的清关效率和旅客体验,巩固和加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定位。未来港珠澳大桥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也可突破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禁锢。四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民生始终是市民最关注的重点,政府未来五年应聚焦于经济民生议题。香港群策汇思民意调查显示,有73.5%受访者认为,新一届特区政府施政重点应是改善市民住房状况,反映市民最关注的房屋问题。解决土地和房屋问题,需要特区政府发挥绝对主导作用,但完全依靠市场是不行的。必须以特区政府主导,以突破性的非常规方式进行大规模房屋建设,来切实缓解住房问题。

  第三,善治。选举制度改革后,“爱国者治港”具有了制度和政策保障,民众对“爱国者治港”的期待就转向了治理的效能。政府治理效能是关键,直接关系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对社会的正向期待。一是落实“爱国者治港”是香港实行良政善治的基础。强调“爱国者治港”幷不是说爱国爱港者就能治港、就有能力治港,治港者的能力对于治理效能至关重要。提高爱国爱港者特别是特区政府管治效能、完善特区治理体系,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未来面临的重大任务。实现善治必须是贤能的爱国者治港,聚焦香港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发挥能动性,提高施政效能,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聚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治理,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来解决问题。二是政府施政要适应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要有战略前瞻、提前部署。内外形势的多变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传统的技术性制定公共政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在某种情境性还落后于形势的变化。实现善治,特区政府就必须提高各部门协同配合的能力,提高行政效率,为民生改善作出实际贡献。三是中央高度关注香港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支持香港破解深层次结构性社会问题。中央采取多种措施为香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便利,提供空间。香港要实现良政善治既要依靠特区管治团队积极作为,也要靠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四、结语

  在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爱国者治港”原则等制度和政策得到全面、完整的落实后,“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将得到切实的实现。“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开始进入下一个25年。未来25年“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和质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实践进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切相关。“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阶段需要从破解发展痼疾、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施政效能、完善实践形式等多维度多视角综合进行,形成新时期推动“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的合力。一国两制”的“高质量实践”为“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2047年前途提供了选项。“高质量实践”的“一国两制”在2047年之后还有变的必要吗?答案是显而易见、不言自明的。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对港澳全面管治权和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两权有机结合与依法共生理论与实施机制研究”(18BZZ117)

  注释: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人民出版社,2014年。

  ②“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01/c_1121247124.htm(上网时间:2022年5月10日)

  ③“习近平会见来京述职的林郑月娥”,国务院港澳办,https://www.hmo.gov.cn/xwzx/zwyw/202112/t20211222_23057.html,(上网时间:2022年5月10日)

  ④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新时代印记,http://home.xinhua-news.com/gdsdetailxhs/share/9600203-?pageflag=iframe(上网时间:2022年4月30日)

  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人民出版社,2014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人民出版社,2021年。

  ⑥中评数据:民生经济风险前所未有,http://www.crntt.com/doc/350_0_106336748_1_0404001053.html(上网时间:2022年5月10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7月号,总第295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