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巴厘岛会晤与中美关系的进路
——基于美国近期政治和战略形势的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3-01-26 00:14:24


  中评社╱题:巴厘岛会晤与中美关系的进路——基于美国近期政治和战略形势的分析 作者:张昭曦(北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摘要】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是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美国方面的突出国内政治背景。这是拜登政府面临的首次大考,也是共和党眼中制衡拜登政府和民主党的机会,还是美民众对于美国前途和国际角色的一场公投。随着共和党在中选后赢得众议院优势,拜登政府势将遭遇更强政治反制,亦更可能将对外政策作为政治突破口。另一方面,新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则是巴厘岛会晤前美国发出的“战略前奏”,该文件宣告后冷战时代彻底结束,决意对全球化进行重大调整,鲜明提出美国预想的“成功前景”,对华意涵突出。巴厘岛会晤是中美在新形势下的一次关键互动,美国希望藉以稳定双边关系、增进对华瞭解、探索新的对华互动模式。展望未来中美关系,需看到台湾问题的重要地位、经贸往来的基础作用以及两国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基本要求都没有变;准确把握彼此意图、积极防范重大风险、务实做好合作增量,应是中美关系的进路所在。

  2022年11月14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晤。这是中美元首三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是拜登总统执政后两位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中美各自完成今年国内重大议程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互动。①这里提到的中美各自“国内重大议程”,显然指近期美国国内举行的中期选举,以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就中国而言,党的二十大传递出高度的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仍将是新时期中美关系互动中相对稳定的变量。相比而言,2022年中期选举的争夺战,以及新版《国家安全战略》的公布,则折射美国国内政治和对外战略诸多新动向,构成了美方参加巴厘岛会晤的重要背景。巴厘岛会晤表明,在复杂局面中寻求战略稳定,是当前中美双方突出的共识性诉求。推动未来中美关系前进,离不开更加精细的风险管控和更具创造性的接触互动。

  一、美国中期选举的意义及影响

  2022年11月,两年一度的中期选举(简称“中选”)在美国各州如期上演,约三分之一的联邦参议员、全部联邦众议员以及大量地方官员进行改选,美国政治版图因此经历明显变化。本次中选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

  这是拜登执政两年面临的首次“大考”。自2021年1月上台执政以来,拜登政府就面临接踵不断的内外危机事态:从新冠疫情持续肆虐造成的公共卫生危机,到“1.6”国会山骚乱引发的政治危机,再到最高法院推翻确立堕胎权的判例诱发的社会危机,直至阿富汗局势变天和乌克兰危机等重大外部事变带来的对外政策危机,拜登的执政轨迹可谓一波多折、复杂崎岖。起初,美民众对拜登的精英型执政团队抱有不少期待,希望其能够带领美国走出特朗普执政末期的混乱无序,让国家“复归正常”。但是,高度的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让拜登政府的议程推进步履维艰,其精心设计的“重建美好未来”“中产阶级外交”等施政愿景很大程度上未能充分转化为民众的获得感、安全感,也让拜登在执政初期超过50%的民意支持率,滑落至目前的40%左右。在乌克兰危机横亘、国内经济尚未完全摆脱通胀阴影的复杂形势下,本次中选结果直接攸关拜登政府后续的执政效力。

  这是共和党眼中制衡拜登政府和民主党的重要关口。2020年总统大选和国会换届后,共和党虽在参众两院都不占优势,但和民主党的席位差距很小,依然能够强力扮演反对党的角色。一方面,以前任总统特朗普为代表,一大批共和党人和保守派民众支持“选举欺诈论”,宣扬“2020年总统大选被民主党窃取”。蒙茅斯大学2022年9月公布的民调显示,仍有29%的受访美公众认为“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是选举欺诈导致的”。此外,特朗普离任后不放弃政治活动,不断渲染自己遭受的“选举不公”,以此聚拢支持者,为重回政坛铺路。在此背景下,拜登作为总统的政治合法性备受冲击。另一方面,国会共和党人全面阻击拜登和民主党的政策议程。针对能源转型、气候变化、警察执法、边境移民、学校教育等一系列经济社会议题,共和党强烈反对拜登的自由派施政取向,对其重要立法议程大投反对票。在共和党人看来,经济通胀严重、边境安全“失守”、阿富汗撤军不力等诸多内外问题让拜登政府在中选之前“更加脆弱”,必须利用中选对拜登和民主党发动政治反攻,根本性扭转当前对保守派不利的政治局面。

  这是美公众对于国家发展前途和国际角色的一场公投。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经济社会困境加剧,对过往的怀念、对当下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仿徨,在美国公共生活中交织呈现。2022年10月,《纽约时报》与锡耶纳(Siena)学院的联合民调结果显示,超过60%的美登记选民认为“国家走在错误的道路”上。②然而,对于什么是“正确的道路”,美国内却缺乏战略共识。自由派精英打出“重建美国”的旗号,希望通过更强的政府宏观调控和部署大型社会工程来调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所造成的严重不平等和次生社会矛盾。一些学者指出,拜登政府所推行的“重建美国”路线,与历史上富兰克林·罗斯福实施的“新政”和林登·约翰逊实施的“伟大社会”计划一脉相承,还是侧重从联邦层面以统合性手段解决“大问题”。③然而,一贯奉行“小政府”理念且受到民粹浪潮显着影响的保守派群体对民主党及自由派的治国方案难以认同,他们反过来认为美国力量衰退的根源在于联邦权力膨胀带来的行政冗余和精英腐败,以及过分强调“文化多元”使得以白人新教伦理为底色的“美利坚核心价值”陷入危机。④进一步,双方争论还延伸到对外政策领域。自由派多主张维持“自由国际秩序”和多边主义国际参与,让美国继续“领导世界”;但是,越来越多的保守派都认为美国应当战略收缩,摆脱多边主义和联盟政治造成的“战略负担”。本次中选正值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复杂化,不少美民众已对危机外溢产生的经济负面效应深感不安,拜登的自由主义国际战略也因之面临重大拷问。

  11月8日,美国中期选举正式拉开帷幕。美国统治精英显然重视此次中选,系统性投入海量资金试图左右选举结果。据专事美政治资金跟踪的非营利组织“公开的秘密(open secrets)”初步统计结果,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费用高达167亿美元,成为史上最贵的中期选举。从选举结果看,花钱多的候选人大多获胜。⑤经过十余天的投票与计票过程,本次中选结果在11月下旬基本明朗:100个参议员席位中,民主党率先获得50个席位,保住参议院优势;435个众议员席位中,共和党翻转获得221个席位,赢得众议院优势。国会政治态势由民主党占据两院变为民主党占据参议院,共和党占据众议院。

  本次中选的结果耐人寻味:根据过往历史,在位的执政党往往会在国会选举中遭遇反对党明显的席位翻转;1934-2018年的历次中选结果显示,总统所在政党平均在选举中失去28个众议员席位和4个参议员席位。⑥然而,共和党在此次中选中却赢数有限,未能掀起“红色浪潮”,使得选后出现民主党“小输尤喜”,共和党“小胜似输”的特殊政治景象。这种“半僵局”的分立态势将给美内政外交带来显着影响:

  就内政方面来看,拜登和民主党凭藉参议院优势,可以继续推进有利于自身的人事任命。但是,拜登若再提出需要两院一致通过的重要立法,则恐将遭遇众议院共和党人的严厉阻击。共和党人正因没能在国会“大胜”而恼火,更会利用手中仅有的众议院优势来对拜登实施“反向布局”。中选之前,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就抛出一份名为“美利坚承诺(Commitment to America)”的政纲,旗帜鲜明地与拜登政府的政策议程形成对立,幷明言今后将在众议院对拜登政府的“施政问题”展开调查和问责。不难想见,拜登政府的国内议程可能迎来收缩期,两党关于国内政策的博弈将更加激烈。

  就外交方面来看,拜登政府实施的自由国际主义战略将面临党内和党外更加直接、强力的挑战。此前,拜登大举恢复在特朗普执政时期遭遇重挫的自由国际主义战略,重新强化美全球同盟网络,幷构建了诸如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等新型同盟机制。然而,乌克兰危机给全球安全环境带来深刻变化,拜登政府的援乌策略尽管初期俘获了一定民意,但随着危机呈现长期化,这一策略逐渐招致民主党内反战的激进左翼和共和党内持孤立主义立场的右翼分子的不满。凯文·麦卡锡明确表示若共和党得以在中选后控制众议院,就会限制对乌克兰的援助。更具战略性的一个判断是,鉴于共和党多年来一直标榜在外交和国家安全领域比民主党更为“强势而可靠”,拜登政府可能在政治压力下维持甚至升高对外政策的对抗性,以此服务党派博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