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专家:“第三世界”面临疫情“第三波”冲击
http://www.CRNTT.com   2020-05-18 10:00:26


  中评社北京5月18日电/环球时报今天发表程亚文的文章说,如果说年初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新冠疫情是第一波,那么随后它在美国和欧洲的蔓延和肆虐就是第二波。这两大块区域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医疗条件相对优良的地区,虽然抗疫过程经历不同波折,但都被认为有能力克服当前困难,重回相对正常的生活轨道。而最近一段时间国际舆论普遍担心的是,如果非洲、中南美和南亚、中东等区域国家大规模暴发疫情,这些以往所称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可能禁受不住冲击,面临极为糟糕的情况,以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全球性负面影响。

  全球化内化使欠发达国家更难

  因检测手段、统计效率等方面相对落后,一些亚非拉欠发达国家虽已出现疫情,但究竟扩散到了什么程度仍然迷雾重重。变为全球疫情扩散第三波的危险,以及防控能力和物资的严重不足,加剧了其中不少国家的紧张感,特别是一些非洲国家,已在不断呼吁外部世界提供更多帮助,包括减免或延缓支付到期对外债务。

  欠发达国家面临的窘境,相当程度上与经济全球化的内化有关。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国家的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国民经济”陷于解体,一国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相关性弱化,资本对国家的博弈能力增强,国家对经济、社会和政治进程的掌控能力则大为削弱。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就很难再将经济全球化外在化,而会被动将它内在化为自身因素,不得不在全球化风浪中沉浮。

  经济全球化在建构全球性的生产链条和贸易体系的同时,也瓦解了不少国家的生产自立和生活用品自助能力,对全球经济体系高度依赖。当后者因抗疫带来的“闭关锁国”而突然断裂,一些国家的无力感也比往日未加入全球经济体系时强烈得多,欠发达国家尤其如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财政保障也远不如发达国家充裕,要想重新组织本国资源或利用全球资源来化解危机,短时间也难做到。全球化内化加剧了这些国家应对突发危机时的难度,这在当前疫情的全球扩散中一览无遗。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