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1-03-14 13:00:41


 
  谢谢你。

  法国《观点周刊》记者:温总理你好。我们看到,今年年初以来,在北非的一些国家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也在关注着快速发展的中国,有人认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已经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我想问的问题是,中国的发展模式如何很好地适应变化中的大环境?其他国家能否从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借鉴并得到启示? 

  温家宝:我们十分关注西亚、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但是我们认为,任何把中国同西亚、北非发生政治动荡的国家相类比都是不正确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是举世公认的。

  我们的政府在认真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老百姓有目共睹的事。

  中国经济这些年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经济总量跃居到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一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以保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第四,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进一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的改革和建设还在探索当中,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

  同样,我们认为任何国家都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

  我们认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都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谢谢你。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您在“十二五”规划报告当中特别提到港澳,包括继续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还有就是确立粤港多项大型机械建设项目的合作,中央在作出这些规划的过程当中都有哪些考虑?另外,现在有人说香港已经逐渐在消失它的传统优势,已经没有独立的能力应对区域竞争,所以迫使中央这次要出手,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我们很想知道,这些措施长远是否能够有效的解决现在香港存在的一些,比如贫富悬殊这样一些深层次矛盾等问题。谢谢。

  温家宝:听到香港记者的提问,我想起在2003年我访问了香港,也就是在那一年那次访问,我见证了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协定。我可以先跟你说,我很想再去一次香港,看望香港人民,向香港人民表示问候。

  这次“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港澳单独列为一章,表明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和澳门保持长期稳定的坚定支持。

  这样做不仅是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各界人士的要求,也是对港澳的长期发展有利的。

  方才你说香港的传统优势不存在了,我不这样看。香港背靠祖国,面向国际,有着开放的自由经济,有着同国际经济接轨的完备法律法规,有着全面的各类管理人才。

  香港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都经受住了考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没有改变。

  在规划当中,我们特别强调要使香港成为成为人民币离岸的结算中心和国际资产中心。事实上,这些年我们在金融上的改革都首先在香港先行先试。比如人民币在香港的存款已经超过3000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相关专题: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