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社评:中国央行应谨防流动性过剩的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11-01-30 00:10:54


 
  其一,资产泡沫风险加大。目前在中国银行利率相对较低且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过多的流动性要求增值就必须寻找其它资产进行保值和增值。而中国目前金融产品比较单一,资本管制又较严,大量的流动性流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导致了中国房价飙升和股票市场大幅波动。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货币政策名义上为“适度宽松”,实际上却是“过度宽松”,央行不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同时大量注入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2009年中国国内信贷投放约为9.5万亿,这直接导致了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扬。2009年深证成指和上证综指分别累计上涨112.4%和79.98%,房地产价格也在2009年一、二季度出现短暂回落后重拾升势,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隐现泡沫。2009年上海和北京新房均价涨幅都超过70%,深圳超过50%,房价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房价上涨幅度为15%,远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使得85%的家庭没有购房能力,中国某些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最近国家出台的严控住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从而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也说明政府已注意到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资产泡沫风险。

  其二,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当市场出现流动性过剩的时候,过多的流动性会追逐相对有限的商品,包括原材料、投资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推动物价上升。中国货币发行和通货膨胀大概有两到三年的时滞,2005年开始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2007年通胀上升到4.8%。在本轮通货膨胀周期中,从2009年开始一直到目前,国内都处于流动性非常高的状态,CPI也从2009年11月由负转为正值以来一直持续上涨,2010年10月和11月CPI同比甚至达到了4.4%和5.1%,未来通胀仍将处于高位。原因在于,从流动性总量看,2007年M2/GDP为151.76%,2010年这一比率有望落在180%附近,当前流动性宽松度优于2007年水平。本轮流动性催生通胀周期的几个基本要素: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外部流动性充裕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预期制造的大量热钱流入、2008年中央的“四万亿”和2009年的新增天量信贷以及负利率环境迫使居民寻找其他收益方式,都将使得流动性非常充裕,2011年通胀压力将会更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