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民进党当局重启“修宪”的动机与动向
http://www.CRNTT.com   2020-12-07 17:32:51


 
  其三,主动重启“修宪”议题,可以缓解“急独”势力主张“制宪”而非“修宪”的压力,避免“制宪”带来立即而现实的危险。蔡英文胜选连任,岛内“急独”势力早已按捺不住躁动的情绪,在民进党外,2020年4月30日,独派大老辜宽敏的智库“台湾制宪基金会”一口气提出两项“公投案”:“您是否同意要求‘总统’启动‘宪法’改造工程”、“您是否同意要求‘总统’推动制定一部符合台湾现状的新‘宪法’”,这两项公投案皆已达到第一阶段提案门槛送进“中选会”;5月21日“急独”团体“台湾国”纠集人员前往民进党中央一楼抗议,诉求制定一部为台湾量身打造的“新宪法”;在民进党内部,5月8日,包括“蔡系”人马在内的12名民进党跨派系“立法委员”提案要求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删除“国家统一”字眼;民进党不分区“立委”范云等人也公开鼓吹“公投废除‘中华民国宪法’再制宪”。面对党内外“急独”势力的躁动与爆冲,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表示:身为“执政党”的民进党,要拿回“修宪”的主导权,对于相关权利义务变更,也要一一盘整,“节奏是执政党要负责”。很显然,蔡英文主动重启“修宪”议题,一方面是要安抚党内外“急独”势力的躁动情绪,另一方面是要全面掌控“修宪”或“制宪”的主动权、主导权,掌握好“节奏”,是为了避免操之过急而大难临头。

  其四,通过“修宪”,蔡英文或可实现个人执念夙愿并获得个人“历史定位”。李登辉、陈水扁之流,一直以来做着“台湾独立建国”的迷梦。从1991年开始,李登辉、陈水扁一共进行了7次所谓“修宪”,其中李登辉搞了6次“修宪”,陈水扁搞了1次“修宪”,就所谓“国会”结构、省市长民选、“总统”直选、确立“双首长制”、推动“精省”、“公投入宪”等重大事项上下其手,裂解“中华民国”体制。陈水扁甚至抛出“正名”“制宪”“参与联合国”等“法理台独”主张,最终还是在岛内外强大压力之下,发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哀鸣。2016年5月蔡英文上台执政以来,就一直以“小步快跑”“只做不说”的方式,全方位进行“内造台独”(也就是关起门来搞“台独”),持续以“切香肠”方式推进所谓“国家正常化”的法理建构。蔡英文当局在教育文化、社会舆论等意识形态领域全面推行“台独”史观、“台独”理念的教化,在法理方面不断以“修法”“立法”“释宪”等方式,如所谓“国安五法” “反渗透法”等,不断以“两国论”“一边一国”来界定或定位两岸关系,在“对外关系”上,利用中美博弈之机全力抱紧美国大腿,不断提升美台关系并积极寻求美国协助台湾在国际活动空间方面取得突破。经过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等长达20多年“执政”的接续努力,“内造台独”的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警告称:蔡英文“这次修宪将成为两国论的最高潮”,这将是蔡英文20年前作为“两国论”起草者在20年后进行的“总收成”。在李登辉病亡、陈水扁戴罪的情况下,蔡英文似乎有望通过“修宪”来冲刺“法理台独”的最后一里路,寻求个人“历史定位”,成为“台独”新的精神领袖。

  三、蔡英文重启“修宪”重点将在朝野有共识的部分

  从现实面来看,民进党在“立法院”掌握过半数的绝对优势,足以以一党之力、为所欲为单独提出并通过他们想要的各种法案(包括“修法”“立法”),如“不当党产处理条例”“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国安五法”和“反渗透法”等,但却不足以以一党之力单独完成“修宪”或“制宪”。依台湾现行相关法规,“修宪”或“制宪”的门槛远高于“修法”“立法”(“过半数”)的门槛,必须经由四分之一“立委”提议,表决时须四分之三“立委”出席,及四分之三出席“立委”同意,提出“修正案”,并于公告半年后,经选举人投票复决,有效同意票超过选举人总额之半数,方能通过。台湾“立法院”现有113席“立法委员”,民进党掌握62席,远远达不到四分之三的门槛,而国民党掌握38席,远远超过四分之一席次。也就是说,民进党在“立法院”掌控过半席次绝对优势,也握有“修宪”“制宪”(提案)的主控权与主导权,但国民党掌握着否决权,只要国民党不放水,民进党是无法单独成事的。因此,尽管蔡英文高调重启“修宪”,但其实她所能推动“修宪”议题的重点也只能是朝野有共识的部分。否则,就得像民进党不分区“立委”范云所鼓吹的那样:“公投废除‘中华民国宪法’再制宪”,也就是先破后立、另起炉灶搞“台独”,而这却是目前正在享受“权力滋味”蔡英文“想做又不敢做、不能做的事”。

  台“立法院”下一会期(2020年9月至12月)在成立“修宪委员会”之后,“修宪”议题势必成为朝野攻防的重要议题。蔡英文所谓“攸关政府制度、人民权利的宪政体制改革议题”,也就是“公民权下修到18岁”“废除考试院、监察院,‘五权’变‘三权’”“‘总统制’或‘内阁制’”等三项议题,民进党当局希望尽快启动“修宪”程序,兑现改革承诺,其中前两项议题可能单独列项优先推动,国民党似乎没有足够的阻挡理由和意愿。“监察院”“考试院”废除之后,蔡英文当局有意将其分别转型为“国家人权委员会”和“国家人力资源部”,成为为民进党“执政”保驾护航的工具。对于国民党与民进党长期争论的第三项议题,也就是台湾是否走向“内阁制”以及与“内阁制”相关的“行政院长”同意权等问题,目前大权独揽的民进党、蔡英文自然毫无兴趣。

  很显然,岛内“急独”势力包括民进党内“急独”分子以及蔡英文本人都不会满足于如此“简易版”的“修宪”议题。不难预估:蔡英文当局一旦开启“修宪”这个潘朵拉魔盒,各种“走私”“偷渡”“夹带”涉及变更“领土主权”“国号”“两岸定位”等议题的“修宪案”必定层出不穷。

  今年1月初,蔡英文的竞选办公室发言人、民进党籍“不分区立委”林静仪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就表示:过去四年和未来四年民进党当局要做的事情:一是把台湾省议会的预算清零,让它实质不运作;二是让“考试院”萎缩;三是在无法通过“修宪”方式废除“监察院”之前,实现监察院的转型,转型为“人权监督”的机构;四是要将台湾政治体制从“五权宪法”全面转向“三权分立”;五是继续朝向台湾“独立”方向迈进,包括改“国号”问题。现在“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体的,什么时候把所谓“中华民国”改成台湾,需要一点时间。

  林静仪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从2016年5月上台“执政”以来,蔡英文就常常使用“中华民国台湾”或“这个国家”“台湾总统”等字眼。在今年1月11日晚的“胜选演说”中,蔡英文多次提到“中华民国台湾,是国际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员”“珍惜我们的国家──中华民国台湾”。在1月14日接受BBC访问时,蔡英文说:“我们没有需要再次宣布自己为独立国家,因为我们已经是独立的国家了,我们称自己为中华民国台湾。”在5月20日就职演说中蔡英文也只承认“过去七十年的‘中华民国台湾’”。

  由此可见,无论是通过“修宪”或“制宪”的方式,终结“中华民国宪法”和“中华民国”,走完“法理台独”最后一里路,终究是民进党、蔡英文的政治理念和终极目标,只是他们自认为还需要一点时间等待适当的时机。

  四、结语:“法理台独”的风险在攀升 

  蔡英文当局在经过第一任期持续以“小步快跑”和“切香肠”方式全方位推进“内造台独”的法理建构以及不断进行“反中”“抗中”和“去中”“脱中”的民粹操弄,岛内“台独”分离主义气焰甚嚣尘上。进入第二任期,蔡英文当局重启“修宪”工程,从目前看重点似乎还只是在所谓“政府制度、人民权利”议题方面,但不能排除在中美博弈、两岸关系紧张、岛内“台独”气焰升高以及应对未来选战需要等等情况下,蔡英文铤而走险、放手一搏,将“修宪”议题推进到所谓“领土主权”“国号”变更等“法理台独”层面。可以说,当前蔡英文当局推进“法理台独”、挑战两岸关系底线的风险仍在不断攀升。

  然而,“台独”终究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绝路,蔡英文如若一意孤行、“试错玩火”,除了给台湾人民带来战争风险之外,也注定将同李登辉、陈水扁一样,成为台湾发展的历史罪人。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0年11月号,总第275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