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云南:挖掘民族"廉洁因子"讲好廉洁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8-10-22 12:42:58


  中评社北京10月22日电/“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林则徐家风文化展上,林则徐的家风家训引起观展干部的共鸣。这是昆明市开展廉政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云南省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廉政文化同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有机结合,不断创新。

  深挖本土特色文化“廉因子”,讲好云南“廉故事”。从古至今,在云岭大地上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活用群众身边人身边事,发挥示范、鼓舞和引导的作用。在省纪委驻省民宗委纪检组指导和推动下,省民委主管、主办的《今日民族》杂志开设“家风”栏目,挖掘全省各民族优良家教家风,杂志先后推出涉及基诺、纳西、苗、普米、彝等少数民族的报道,不断扩大“立民族家风 促党风政风”系列活动的正能量。楚雄州姚安县充分挖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姚安花灯”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组织创作《警钟长鸣筑防线》花灯专辑,编排《反腐倡廉刹“四风”》《八项规定就是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等23个花灯歌舞、小戏、小品节目,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花灯剧演唱平台,由“福地清风”文艺队送廉戏下乡,让清风入户。

  为了少数民族浏览者参观学习,云南省网上廉政教育展馆设置民族特色讲解员,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戏剧等形式表现廉政文化,让廉政清风吹进乡村山寨、吹进村头巷尾。昆明市寻甸县聘请15名彝语、苗语“双语”教师作为扶贫工作纪律义务宣传员,重点对县内22个彝族、14个苗族聚集地区就扶贫政策、违纪案例进行宣讲,把廉政文化带到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群众身边。德宏州纪委监委打造了邵梅罕廉政剪纸艺术馆等一批廉政文化“五用”示范点,积极鼓励和支持文艺团体创作廉政傣剧《刀安仁》《梦幻》、民族歌舞《晒晒我们的工作》、廉政傣语民歌《党的恩情永不忘》等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廉政文艺精品佳作,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融入民族文化中。

  基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节日多、群众参与广泛、热情度高的特点,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把握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党章党规、勤政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昭通市大关县组建一批少数民族廉政文化宣传队伍,利用苗族花山节、回族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表演廉政小品、唱廉政歌曲等廉政文艺节目,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昆明市石林县抓住“火把节”“密枝节”等民族节日庆典和斗牛、摔跤等民间活动时机,创作彝汉双语《廉洁履职得民心》《心中一本账》等20多首廉政歌曲,编排《一身正气不可倒》等30多个廉政歌舞,以舞蹈、山歌、小品、对唱等进行廉政文化宣传,积极营造宣廉、讲廉、倡廉、展廉的大氛围。

  (来源:中纪委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