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对华“政治战”
http://www.CRNTT.com   2020-11-15 00:11:14


中国崇尚“守正”和成人之美的原则,立志要把世界往好的方向领。
  中评社╱题: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对华“政治战” 作者:王鸿刚(北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美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政治战从来都不是单方面发生的,它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两个处于竞争关系中的国家相互寻找“短板”并加以充分利用的过程。纵然政治战中的弱势一方有很多短板,政治战中强势一方面临的安全风险也不少。这就像两个相互砸玻璃的游戏,强势一方手中的石头比对方的大,但他背后的玻璃也可能比对方的大。尤其是处于衰落阶段的大国,其阶段性短板会暴露得更多,比如金融体系脆弱、决策模式偏狭、内部人心不齐、外部信誉遭疑、摊子铺得过大、树敌作恶过多等,存在反遭“分化”与“成本强加”甚至彻底清算的可能。

  抑制并削弱其他大国的政治优势,利用竞争对手的困难、“弱点”与“短板”实施“成本强加”和“战略误导”,是大国博弈的常用手段,这种手段通常被称作“政治战”。很多人认为,美国在冷战期间成功运用“政治战”搞垮了苏联。最近几年,美国战略界对“政治战”的讨论突然增多,对比美国当前的对华战略和当年的对苏战略,似乎也有不少相似性。因此人们特别关心中国是否有能力抵御美国政治战攻势、从容应对长期战略博弈。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分析。

  一、美国惯用“政治战”打压对手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战”,是既不同于日常的外事交往与经济联络、也不同于全面军事冲突的一种国家间互动形态;是综合运用除了传统军事冲突之外的经济、政治、外交、外交等多种手段,对竞争对手或特定对象实施干扰、打击、削弱、颠覆的一种博弈策略;特别在核武器时代和全球化时代,政治战是有能力相互摧毁或者深度相互依赖的竞争性国家之间展开战略博弈的主要方式。政治战与学界讨论的“信息战”“舆论战”“意识形态战”等概念学说有相似性,其共性都是指不同于以往兵戎相见和正面对抗的大国博弈新形态。

  大国博弈中的政治战常常有如下四种手段:

  一是“心理攻势”。具体方式是由高度组织化的宣传部门,藉助话语、图像、理念等信息工具,综合运用公共外交、舆论造势、特定心理行动等多种手段,对竞争对手或特定国家的决策者和公众进行心理层面的引导塑造,也就是发动“心理战”,力争使其行为达到符合政治战发动者的特定目的。研究界偶有论及的“战略传播”和“战略欺骗”等手段,也是这种“心理攻势”的延伸和变种。其核心特征是在特定时期释放特定信息,对竞争对手的主观心理和内部政治进程(例如选举)实施干预和引导,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结果,或对其决策过程实施干扰和误导,以增大其决策成本甚至导致决策偏差。在《里根政府是如何搞垮苏联的》一书中,作者施魏策尔坦言,美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有意识地对苏联发动了一场“圆滑而精巧的精神战”,让苏联领导层和广大民众人心惶惶、决策出错。

  二是“经济诱压”。是指利用特定国家的对外经济依赖,通过援助和制裁等方式施加影响,或者对其国内经济结构的薄弱环节进行暗中破坏,延缓其发展速度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冷战初期的“马歇尔计画”被认为是利用援助来实现特定政治目的的经典案例,美国藉此成功阻挡了共产主义在西欧的传播,有力地服务了美国对苏遏制总体布局,推动美国更有意识地将经济援助作为强有力的对外政策工具,并促成1961年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组建。与经济援助形成对照,冷战期间美国对古巴和伊朗等国实施的经济制裁,以及美国联手其他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技术封锁和贸易禁运,则属于经济杠杆的另一种使用方式。此外,美国还通过推动东欧国家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分化苏联集团的内聚力,努力压低国际能源价格以打击苏联能源出口,甚至向苏联提供有缺陷的设计图纸、机器设备和电脑晶片,蓄意破坏苏联经济安全。

  三是“内部分化”。将目标国家内部的民族、宗教与社会矛盾或少数人群的不满情绪视为可加以利用的议题,对目标国家实施“成本强加”、立场分化和形象诋毁。这也是美国在冷战期间对苏联常常使用的手段。例如,支持苏联的“异见人士”,秘密扶持苏联体制内部的亲美势力、“高级代理人”“战略内应”等。

  四是“周边牵制”。主要方式是对竞争对手的国际伙伴体系与全球地缘布局进行渗透、骚扰和分化(例如美国对东欧国家的经营),对竞争对手“地缘支点国家”(例如苏联地缘布局中的古巴)施加强大压力,或者通过制造某种冲突将竞争对手推入进退两难的“地缘陷阱”(例如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在阿富汗大力支持反苏联的叛乱力量),以此消耗对手的经济和外交资源。

  二、中国绝不会成为第二个苏联

  国际舆论最近讨论“新冷战”时偶尔会有一种不经意的对号入座,将中国比作前苏联,似乎隐隐暗示了对中国命运的悲观预期。特朗普政府对华极限施压的种种举措与美国当年对苏政治战的相似性,更加剧了人们的忧虑。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到底会不会重蹈苏联覆辙,经不住美国打压遏制,在战略博弈中败下阵来?

  坦率地讲,这一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因素实在太多,博弈时段也很难界定,甚至对如何定义博弈成败都难有共识。但这一问题事关重大,必须有所思考。本文只能在有限篇幅内,力争对回答这一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行勾勒。总体讲,对此问题的回答有赖于:(1)对苏联经不住美国政治战攻势的深层原因之探讨;(2)对中国与苏联的本质区别之界定;(3)对美国对华政治战能在多大程度上发出力道的前景之预估;(4)对特朗普时代(和“后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与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的显着落差之比较;(5)对中国应对方式是否得当之评判。

  首先的问题是,苏联为什么经不住美国的政治战?是因为美国的政治战很厉害么?当然不是。根据前文所述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外部原因只能通过内部原因起作用,因此归根结底还是苏联内部先出了问题。苏联之所以落败,是由于它在国家形态和治理方略方面早已大大落后了。

  美苏竞争的本质,是20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在继续向前推进过程中,当西欧这个曾经的资本主义核心地带塌陷之后,分别位于美洲大陆和欧亚大陆这两个相对“边缘地区”的后发大国,对欧洲霸权继承人身份的争夺。而他们竞争的关键,就在于国家形态的优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