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2020年台湾选举中的美日因素浅析
http://www.CRNTT.com   2019-04-28 00:21:25


美、日因素在台湾“大选”中的角色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格外关注。
  中评社╱题:2020年台湾选举中的美日因素浅析 作者:修春萍(北京),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在目前情况下,台湾岛内各主要政党、特别是有意参选的实力派政治人物,都以取得美国、日本的支持作为打赢选战的重要前提。随着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下简称“大选”)的选战大幕拉开,美、日影响台湾选举的相关动作将陆续展开,岛内已宣布参选,或有实力且被认为有可能参选的政治人物,包括国民党籍前新北市长朱立伦、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台北市长柯文哲、国民党新星高雄市长韩国瑜等。这些岛内政治人物从2月中旬起,便陆续展开了访美行程。此次台湾“大选”正值中美关系出现重要变化、两岸关系恶化、台海局势严峻复杂之际,美、日因素在台湾“大选”中的角色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格外关注。

  一、美国、日本不会缺席台湾“大选”

  美国和日本介入台湾“大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其自身在台海乃至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简言之,就是为了对台湾执政当局保持足够的影响力,进而得以影响和掌握台海局势并使台湾这一重要棋子在其对华战略中长期发挥特殊作用。不过,由于国力、国情以及对台海地区战略关注重点的不同,美国、日本对台湾“大选”的关切重点,介入方式、施力层面,以及显现的效果等,存在较大差异。

  美国作为台湾问题迄今无法解决、台湾与大陆分隔现状得以维持的最大也是最主要外部力量,对台湾主要政党、政治人物以及台湾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可以说,在台湾任何一个有意取得执政权的政党,任何一个有意问鼎地区领导人大位的政治人物,无论蓝、绿,都必须得到美国的认可与支持,这几乎是取得胜选的充要条件。在这个前提下,岛内的政治纷争对美国来说仅只是“茶壶里的风暴”,也正因为此,通常情况下,美国对于台湾“大选”的关注重点,并不在于可能胜出的参选人来自哪个政党、政治色彩是偏蓝还是偏绿,而在于这个参选人是否可控、听话,是否能够贯彻美国的意志,是否能够完全配合美国东亚战略的实施。在过去的2008年、2012年、2016年台湾的三次“大选”中,美国前两次偏向胜率较大的国民党参选人马英九,2016年偏向胜率高的民进党参选人蔡英文。不过,同一个民进党参选人的蔡英文,在上一次(2012年)“大选”中并未得到美国的青睐,反而在选举期间公开表达了对她的“不信任”,致使蔡英文以悬殊差距败给争取连任的马英九,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换言之,台湾主要政党、政治人物均依靠美国,并竭力争取其支持的现实,反映了台湾对美国的政治依附,这也使得美国对于台湾涉及执政当局更换的“大选”,可以采取较超然的顺势而为的立场,无需一定要在选举中协助特定参选人胜选,而是更多关注胜选率较高的一方,与其保持接触与沟通,明示美国的意志、规范其未来相关政策。2000年主张“台独”的陈水扁胜选后提出“四不一没有”,2008年当选的马英九当局强调推行“不统、不独、不武”政策,2016年取得执政权的蔡英文当局反复强调“维持现状”,都与美国选前选后施加影响有关。总体看,美国介入台湾“大选”是公开的,而重点更多集中在提前对当选人尤其是新执政当局的相关政策加以影响与规范,使之符合美国的台海利益。

  日本是另一个明显具有介入台湾“大选”意愿的外部力量。与美国相比,日本不仅将台湾作为对华战略的重要筹码,而且更重视台湾对于日本战略安全的重要意义。日本基于地缘政治思维,对于台湾与大陆分隔状况的改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对于台湾一旦与大陆统一势必对日本安全构成所谓威胁抱有极深的忧惧。而且随着中国快速崛起、中日竞争加剧,这一忧惧进一步增大,阻挠中国统一在日本对台政策中的位置也在不断前移。

  近20多年来,台湾岛内政治社会生态变化、“台独”势力扩大、民众“台独”意识抬头、分离意识增强,让日本看到从台湾内部阻挠两岸实现统一的机会与可能,支持、扶助岛内分裂势力成为日本基于其国家利益的优先选择。因此,在台湾“大选”中,日本每每偏向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参选人,“扶绿抑蓝”动作明显。常见的情况有,日本通过给予到访的蓝、绿参选人不同的接待规格,表达日本对特定参选人的好恶。国民党参选人马英九2008年“大选”前访日,日本即不予马英九藉访日拉抬声势的机会,并采取多种方式削减马英九访日对选情的正面影响。

  相对于美国官方以公开宣示美国利益与意志的方式直接介入台湾“大选”,日本官方的相关动作较为谨慎、低调,但是每逢台湾“大选”,日本亲台政治人物、亲台右翼人士、亲台媒体等却都相当活跃,以表态支持特定参选人、参与其造势活动、为其进行舆论造势、拉票等多种方式介入其中。日本不具单独支撑台湾维持与大陆不统现状的能力,是否取得日本支持并不构成台湾主要政党及其参选人打赢选战的充要条件。但是日本因素深入台湾社会,在台湾社会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也是岛内参选人极为重视的外部因素。总体上看,日本对于台湾“大选”哪个政党获胜的关注高于美国,偏向于“台独”意识明确的政党及其参选人是日本的基本取向。此外,日本因素较直接作用于台湾选民的情况也比较突出。

  总之,美日将介入台湾“大选”作为确保台湾这一战略棋子长期可用、好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其不会缺席台湾“大选”的原因所在。

  二、岛内政党及参选人都有争取美日支持的高度需求

  美国、日本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均有介入台湾“大选”的强烈意愿,但美、日因素得以在台湾“大选”中发酵并产生作用,除了美、日对台湾政治、社会具有较大影响力外,台湾岛内主要政党、政治人物在选举中主动引入、利用美国、日本因素助选也是重要原因。

  就两岸关系、台湾政治现状而言,岛内任何政党和政治人物,如果得不到美国的支持,在台湾岛内得到充分发展乃至取得执政权将是十分困难的事。虽然,能否在“大选”中获胜,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可否取得岛内多数选民的支持。美国作为外部因素,虽然不排除一定程度影响台湾民众投票倾向的可能性,但却无法完全左右台湾民众投票行为。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参选人如若仅获得美国的支持而无法取得岛内多数选民的认可,仍无法当选。但是,如果得不到美国的支持甚至遭到美国的反对,那么当选的几率则必然降低。

  最近的实例是2012年“大选”,美方不仅在蔡英文访美国后,由不具名的资深官方出面表示,蔡英文提出的对两岸关系的保证过于空泛,以致华盛顿无法安心,明确表达对蔡的不信任。选举前夕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包道格亲赴台湾,以接受台湾媒体采访的方式,强调美国认为蔡英文提出的“台湾共识”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美方怀疑台湾共识代表的是蔡英文毫无意愿与对岸达成共识”;如果马英九当选,“会让北京和华盛顿都大大松一口气”。尽管美在台协会强调包道格的言论属个人意见,不代表美官方政策。但是,包道格的特殊身份以及选前特别时间点发表言论,在台湾选民中产生包道格的态度代表美国意志的联想并不足以为奇。这也正是民进党将蔡英文大败马英九的结果归咎于美国的原因所在,蔡英文甚至拒见选后到访的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以示不满。正是这样的政治现实,使得有意或确定代表各主要政党参选的政治人物都以获得美国首肯与支持作为参选的必修课。他们主动与美方联络、沟通,解释在对美关系、两岸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立场和相关政策内容,听取美方意见等,取得美国的认可与支持。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