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台北会谈有助两岸三党互动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12-12-21 00:48:11


 
  此次民进党派人参加“台北会谈”,显示出党内面对现实,正视两岸,亟待融入两岸和平发展大潮流的思路,从这一点来看是难得的突破。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民意所求,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民进党必须要认真思考如何在两岸和平发展形势下与大陆接触、沟通,甚至达成党对党交流。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对本次“台北会谈”也持积极态度。11日他表示,民进党不会回避大陆,他派“民进党的代表”吴钊燮与会,并发表反映民进党中央的立场的演说。“台北会谈”正因为有了民进党人士的参与,使会谈在搭建两岸国、民、共三党对话交流的层级上更为全面和完整。

  绿营学者洪智坤在接受媒体时说,“台北会谈”为什么民共会点火,因为双方认知差异太大,甚至比想像中落差还要大。民进党“中国政策”调整迫在眉睫,“不是关门研究就可以”,显示出民进党正确面对两岸大局的紧迫性。在本次会议上,红、绿两边从一开始就有交锋。陈明通以讲故事的方式,凸显台湾与大陆的差异;吴钊燮更是在陈述民进党的政策,援引岛内民调对两岸“统独”表达意见。虽然绿营学者仍然坚持固有的理念,而且其两岸政策论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但毕竟这是红绿同台交流,面对面沟通,观点思维可以不同,但沟通交流值得充分肯定。而蓝、绿双方在两岸关系论述上显然也具有较大差距,不是短期内可以达成一致的,因此蓝绿学者的沟通对于国、民两党达成“朝野共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红蓝绿各方的思维、观点和理念存在差异是必然的,研讨中有交锋有辩论也属情理之中,只要各方能够坦诚面对,求同存异,就能够达到充分沟通,知己知彼,从而找到彼此结合点,最终达成共识。

  诚如会议主办方张亚中教授所言,不管是什么样的色彩,不论是哪一种政治立场,所有的人都需要和平发展,也都会赞同认同与互信的重要。我们在一起讨论与沟通时,误解容易被化解,但是当我们在经过充分沟通后却仍然发现彼此的歧异时,我们所需要的已经不仅是沟通,而是“情”与“理”的解决方案。“台北会谈”正是基于情与理的基础,为两岸寻求实现可长可久永续和平发展的正确路径,而两岸国、民、共三党也完全可以在这样平台上,实现良性沟通与互动,为两岸和平发展尽心力,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做贡献,这理应成为“台北会谈”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发扬光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