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闽台互鉴视角下当代家规家训承继刍论
http://www.CRNTT.com   2019-03-01 00:07:22


  中评社╱题:闽台互鉴视角下当代家规家训承继刍论 作者:尚光一(福州),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两岸同根同源,家规家训有着相同的源流和众多共通的内涵,特别是,闽台之间家规家训一脉相承。就闽台都有广泛影响的家规家训而言,包括出自《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包拯家训》、《诲学说》、《袁氏世范》等经典中的格言,文学典籍中所提倡的精神,古代修身齐家的名句格言,以及代代相传、同宗同源的家规家训。不过就台湾现状而言,当前传统儒家思想脉络下的家规家训,已在台湾年轻人特别是城市年轻人中的影响日益减弱。同时,随着“少子化”趋势的蔓延,核心家庭逐渐成为台湾社会的主要单元,核心家庭中各个成员顺应时代潮流所达成的共识正成为新的家规家训。未来,闽台通过家规家训领域的深化交流、彼此影响与互相确认,将推动家规家训以活力重生的姿态在两岸民众间继续存在与发展。

  一、家规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明确指出治国从治家开始。就汉语“国家”一词而言,“国”与“家”也紧密相联,民间历来有“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家和万事兴”的观念。可以说,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而在实际生活中,也往往会通过强调家规家训来涵养家风民风。

  就内涵而言,家规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其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规训,是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的凝练,包含做人做事的原则、礼节、观点等,同时也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追源溯本,家规家训在中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并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朱子家训》、《诫子书》、《诫外甥书》、《颜氏家训》、《包拯家训》、《诲学说》、《袁氏世范》等家规家训经典著作依然流传,继续产生着广泛影响。其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玉不琢,不成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规训,在今天也仍具有深远的家庭教育意义。

  两岸同根同源,家规家训自然也有着相同的源流和众多共通的内涵。特别是,闽台之间有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家规家训更是一脉相承。就区位来看,台湾东临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东北与琉球群岛遥相呼应,而福建是其与大陆最接近的地方。福建平潭县与台湾新竹市之间是台湾海峡的最窄处,仅为130公里,因而古代台湾主要通过福建来吸纳大陆文化。大量的考古证据和文献记载也表明,早在远古时代,台湾的“左镇人”就是通过海退时露出海面的陆桥由福建进入台湾。明末至清代,更有大量福建人移居台湾,台湾的闽籍移民数量一度曾占台湾总人口的80%左右。并且,闽籍移民的政治力量、经济文化水平远超台湾当时的高山族,因此在较短时间内,闽籍移民的文化就在台湾占据了主导和主体地位。特别是,由于闽台自然环境十分相似,闽籍移民在台湾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原有的文化风俗,他们延续着家乡食衣住行的生活方式,遵循着家乡时令年节的节庆习俗,供奉着家乡所尊崇的地方神祇,演唱着家乡所流行的音乐戏曲,也恪守着从家乡承继而来的家规家训。据《闽南涉台族谱汇编》(100册)统计,仅闽南涉台族谱就约有300种,篇幅约有5万页,印证了台湾100个大姓由闽南迁入、血脉相连的事实,①因而闽台之间有众多家规家训系出同源、一脉相承。

  二、闽台之间众多家规家训系出同源

  一些出自《颜氏家训》、《包拯家训》、《诲学说》、《袁氏世范》、《朱子家训》等经典规训著作中的格言,在闽台被广泛作为家规家训承继。例如,厦门海沧陈氏、张氏、颜氏、周氏的先祖在迁播台湾后,“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颜氏家训》)等家训随之在台湾的后人中得到承继。再如,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在会客室悬挂其祖父传下的家训“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并将这一家训印制在其1986年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上。②而“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本是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在教子书中详细阐释了该条家训的内涵:“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③

  历史上一些文学典籍中所提倡的精神,也成为闽台家规家训的来源。例如,台湾板桥林氏是清代至民国时期在两岸颇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其所秉承的“饮水本思源”家训,就源自北周庾信《征调曲》中的“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就内涵而言,“饮水本思源”这一家训,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即子弟既应回报家族、光宗耀祖,又应回馈桑梓、造福社会,林家五记商号“饮”记、“水”记、“本”记、“思”记、“源”记的命名也源于此。百余年来,台湾板桥林氏恪守这一家训奋力而为,积极投身于家族慈善、地方公益、社会事务之中,并藉助这些活动使家族事业获得进一步发展,从而成为名播两岸的世家名族,被以“家巨富而义举有难枚数”、“可谓富而好礼且好义者也”(《淡水厅志》)等赞誉载入史籍。

  古代修身齐家的一些名句格言被闽台民众当作家规家训传承,其中有的格言甚至在台湾被用作广泛宣传的标语,例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九秋寒”等。尤其是,正如朱熹所言“子之所贵者,孝也”,提倡孝道的家规家训在闽台民众中经常被特别强调。例如在福建,琅岐后水何氏祖训第三则即明确指出:“父母莫逆,身从何来。”④台湾家规家训中同样重视提倡孝道,有台湾学者指出“民间百姓多透过家规、家训等家庭教化的方式将具体的孝道观念传递给个人”。⑤笔者在澎湖就曾看到源自家规家训的格言“人生百善孝为先”、“父母恩,天高海深”、“尽孝贵有心,行善持以恒”、“致礼无亲疏,社会祥和好”等名句格言,被用作街头标语进行宣传。

  闽台往往共享同宗同源的家规家训。例如《海沧家训选编》中选编的有关林、陈、李、周等姓氏的家规家训,在2017年6月“第九届海峡论坛·传家训,振家风——两岸宗亲海沧行”系列活动中进行了展示,受到前来寻访祖地、重温家训的台湾同胞的认可与好评。再如,“念祖追宗、耕读传家、开拓进取、兴家报国”的精神为闽台客家人所共同认同,因而台湾乡间常见“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等匾牌,即是家规家训同宗同源的明证。又如,福建永定曾发动民众搜集、报送各个姓氏的家规家训,涵盖姓氏族谱、土楼楹联、牌匾题刻、村落童谣、雕刻古迹等来源,建成了“客家家训馆”。该馆展示有特色家规家训69篇、百家姓前20个姓氏的家规家训以及永定客家族谱中记载的家规家训,开馆仅半年就吸引了台湾游客1万多人次,也体现了闽台众多家规家训同宗同源的现实。

  三、新时代台湾家规家训出现新变化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1991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停止《四书》作为中学唯一文化基本教材之后,儒家经典在台湾教育体系中失去独尊的地位,从而间接导致了源于儒家思想的家规家训在年轻世代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调研发现,当代台湾家训家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传统儒家思想脉络下的家规家训,在台湾年轻人特别是城市年轻人中的影响日益减弱。笔者在台湾访学期间,曾询问淡江大学、中央大学、东海大学、世新大学、铭传大学、真理大学等台湾高校在校生,其大都对自己家族的家规家训十分淡漠,只是提到宗族祠堂中应该会有宣传。另一方面,随着“少子化”趋势的蔓延,核心家庭逐渐成为台湾社会的主要单元,传统大家族聚居的生活图景不断解体,因而许多以宗族为基础的家规家训的影响日益减弱,反而核心家庭中各个成员顺应时代潮流所达成的共识,正成为台湾新的家规家训。例如,“爱拼才会赢”等一些流行俗语以及“一定要诚实”等处事准则,正成为台湾新一代父母教育子女应谨守的规训,透露出台湾家规家训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然而就长远来看,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家规家训对一个家族、一个家庭所起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都不会消退,只不过其形式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这在闽台都是如此。特别是,城市化、少子化和核心家庭所勾勒的生活图景,在某种程度上瓦解传统家规家训的同时,也在不断启动出与时代相契合的新的家规家训。可以预期,在社会文明提升的过程中,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良好家风的传承,对闽台青少年成长、成才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虽然未来闽台家规家训的内容、形式都会随着社会演进而发生变化,但闽台通过家规家训领域的深化交流、彼此影响与互相确认,将推动家规家训以活力重生的姿态在两岸民众间继续存在与发展。

  参考文献:

  ①陈支平,闽南涉台族谱汇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

  ②凤凰网,马英九家训: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2013年06月19日,http://news.ifeng.com/taiwan/1/detail_2013_06/19/26565272_0.shtml.

  ③曾国藩,曾国藩教子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7:4.

  ④中国台湾网,福州琅岐后水何氏祖训三十二则,http://www.taiwan.cn/zppd/JXJC/200807/t20080718_700372.htm,2008-07-18。

  ⑤叶光辉,杨国枢.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8:177.

  [作者简介:尚光一,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形势下大陆出版传媒产品入台传播接受机制及策略研究”(17CXW003)阶段性成果。]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2月号,总第254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