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青年政治价值观差异变动研究
——基于两波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9-05-17 00:15:23


表1:两波调查中大陆和台湾青年人的样本量
表2:两波调查互比中出现显着性差异的组数
表3:两波调查中大陆和台湾两个年龄组中均出现差异的题目和结果
 
  (二)数据处理

  我们将调查中的数据取出来,从中挑选出20-39岁的年龄段的数据,并将其分成20-29岁和30-39岁两个年龄段,最终样本量如表1所示。

  表1:两波调查中大陆和台湾青年人的样本量

  然后我们挑选出与政治有关的价值观的54个问题,将第五轮大陆和台湾,第六轮大陆和台湾的数据,分别按照20-29岁和30-39岁两个年龄层分别作均值差异的T检验,析离其中出现显着性差异的组,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两波调查互比中出现显着性差异的组数

  然后,我们在将这些有差异的组的数据进行均值的对比,来看看大陆和台湾到底在哪些价值观上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发现在两次的调查中,在相对应的年龄层中大陆和台湾的价值观都出现了差异的一共有22题,这些题和均值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两波调查中大陆和台湾两个年龄组中均出现差异的题目和结果

  三、研究发现与研究小结

  从表3的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陆和台湾在22个维度上的价值观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在20-29岁和30-39岁两个组当中都存在明显差异。

  把第六轮价值观的差异与第五轮数据做比较,可以发现,22个存在价值观差异的维度当中,其中有18组显示两岸价值观的差异,第六轮的差异要小于第五轮,显示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两岸价值观正在快速接近中。比如问到是否对政治感兴趣,在这一维度上,无论第五轮还是第六轮,无论是20-29岁组还是30-39岁组,数据显示台湾青年对于政治不感兴趣的程度均比大陆要大,这等于也说明了曾盛聪(2001)认为大陆青年对政治较强的关心度和效能感,参与意识强烈;而台湾青年对政治问题关心热情低,参与意识淡薄是不对的,恰恰相反,在政治热情方面,台湾一直是高于大陆的。不过,两岸在政治上的兴趣程度的差异在逐渐缩小中。

  只有1组价值观两岸的差异在扩大,当问到整个社会收入是否应该尽可能均等的时候,无论是第五轮还是第六轮,无论是20-29岁组还是30-39岁组,数据显示台湾青年比大陆青年更认为应该拉大收入分配差距,以鼓励人们努力工作,不过在这一维度上,两岸价值观的差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有三组价值观的变化在20-29和30-39岁两个年龄段的青年中呈现出了相反的变动趋势。

  问到“当‘政府’无能时军队应该接管是不是民主的基本要素”,相对于大陆来说,台湾在两次调查中都认为不可以这样做,但是在20-29岁青年人中,这一认知的差距在拉大,而在30-39岁年轻人中,这一认知的差距在缩小。

  问到“多大程度上能接受卖淫”,台湾的接受程度一直比大陆要高,但是在20-29岁青年人中,这一认知的差距在缩小,而在30-39岁年轻人中,这一认知的差距在拉大。

  问到“作为一个大陆人\台湾人,多大程度上感到骄傲”,大陆的骄傲感一直是比台湾要高的;但是在20-29岁青年人中,这一认知的差距在缩小,而在30-39岁年轻人中,这一认知的差距在拉大。

  两岸互动逐渐热络,两岸青年交流的层次和规模逐渐扩大,加之网络让两岸青年有了更多的日常互动的可能,第六轮与第五轮相比,两岸青年价值观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证明了两岸青年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小结

  本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研究,接下来还可以需要做的是,两岸青年这种认知差异弥合的过程,究竟是大陆青年的认知向台湾青年靠拢还是台湾青年的认知向大陆青年靠拢?世界价值观调查一共有两百多道题目,本研究只是从中筛选了54个问题进行测量,那么其余的一百多个问题是不是也显示了与本研究相同的趋势?如果是,到底是什么因素弥合了这种差异?如果不是,那么哪些因素造成了两岸青年价值观的差距越拉越大?这对于我们将来设计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又有什么样的启示和影响?

  我们过去的经验发现,两岸青年交流中,应该先从那些差异不大的话题起步,先积累两岸青年的善意,然后逐渐过渡到差异比较大的题目,最终达到互相理解、弥合差异的目的,因此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将200多个题目全部进行统计分析,为将来两岸青年交流的话题提供一个完整的话题指引。

  参考文献:

  (1)张远煌,彭德才,民众的腐败容忍度:实证研究及启示——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31-140.

  (2)李强,职业特征、生活感知与城乡居民阶层认同——基于2012年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调研世界,2017(01):18-22.

  (3)朱婷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众环境关心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07年的中国数据[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04):97-102.

  (4)艾洪山,袁艳梅. 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来自2012年世界价值观调查WVS的微观数据[J],调研世界,2015(12):47-52.

  (5)张昊,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态度——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02):5-10.

  (6)彭代彦,闫静,社会信任感与生活满意度——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部分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06):29-34.

  (7)梁江禄、胡涤非,印度政治信任的世代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世界价值观1989—2007年调查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04):1-19.

  (8)任钊逸、范征、李妍,霍夫斯坦特国家文化模型与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比较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4(05):76-80.

  (9)谷成、黄维盛,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7(08):52-59.

  (10)严洁,中国公民对民主政治体制态度的实证分析——就“世界价值观调查”中“无回答”的处理与Russell J. D alton教授商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6):38-43.

  (11)杨敬峰,从文化认同到价值观认同——从北京奥运会看两岸求“和”之路[J],社科纵横,2009(03):162-164.

  (12)吕凯波、刘小兵,公众收入再分配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J],财政研究,2017(01):49-63.

  (13)张宇、王冰,观念改变世界——“世界价值观调查”研究评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01-107.

  (14)曾盛聪,海峡两岸青年政治价值观异同比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05):1-5.

  (15)田蕴祥,海峡两岸政府公务员工作价值观之实证研究述论:结构、变数与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25-28.

  (16)侯典牧、曾锦文,两岸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对比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01):268-270.

  (17)刘国深,两岸和平发展价值观社会化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2(06):7-13.

  (18)李鹏、杜谷文,两岸青年国际观之特点及成因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0(10):1-6.

  (19)艾明江,两岸青年群体心灵契合问题研究[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04):83-89.

  (20)陈孔立,流行文化与两岸共同价值[J],台湾研究集刊,2017(02):1-5.

  (21)桂清萍,论两岸媒体莫拉克风灾报导体现的媒体价值观[J],声屏世界,2010(02):62-63.

  (22)沈惠平,社会认知与两岸互信的形成[J],台湾研究集刊,2013(01):7-13.

  (23)徐晓迪,试析台湾部分民众国家认同的发展趋势[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107-111.

  (24)陈晓晓、李鹏,台湾青年世代“两岸观”的内涵与特点分析[J],太平洋学报,2017(02):71-87.

  (25)岳谱,台湾政治信任情况及影响因素——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的实证分析[J],台海研究,2016(01):43-54.

  (26)郭贞,海峡两岸都会区户外广告中价值观与广告诉求之比较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02):76-84.

  (27)李仕燕,台湾青年世代政治参与特征研究——以2016年台湾“大选”为视角[J],现代台湾研究,2016(04):43-48.

  (28)张宝蓉,台湾青年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困境——基于学校教育的视角[J],台湾研究,2015(04):14-22.

  (29)张宝蓉、王贞威,在大陆的台湾青年社会适应性与满意度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4(05):1-8.

  (30)张宝蓉、刘国深、肖日葵等,在台湾高校就读陆生社会适应性与满意度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2014(04):1-10.

  (31)袁虹,海峡两岸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3):78-80.

  (32)周晓苏,海峡两岸会计人员价值观比较研究[J],会计研究,2011(12):15-19.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5月号,总第257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