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16日电/王晋:黎巴嫩重建政治新身份困难重重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王晋,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港口大爆炸,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更震撼了黎巴嫩社会。在爆炸事件结束后不久,黎巴嫩国内便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变革。
在政治平衡脆弱、经济发展乏力、疫情不断蔓延三重威胁下,民众要求变革的呼声变得难以抗拒。尤其是在政府集体辞职后,黎巴嫩将何去何从?
黎巴嫩实行独特的“教派政治”原则,各个团体依据不同的宗教和教派属性,来划分国家权力。
黎巴嫩总统归属于基督徒,总理归属于逊尼派穆斯林,议会议长职务归属于什叶派穆斯林,副议长职务由东正教徒担任,而陆军参谋长则由德鲁兹教徒担任。议会席位也依据不同的宗教和教派属性予以划分。
尽管从1943年的《民族宪章》到1989年的《塔伊夫协定》,议会席位的划分出现了较大变化,但是“教派政治”传统仍然使得黎巴嫩中央政府长期孱弱,无法有效管控黎巴嫩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
“教派政治”传统,其实是黎巴嫩历史和国家建构的独特产物。现代黎巴嫩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流亡法国的一些黎巴嫩基督教精英,以及一些法国的社会团体如“马赛商团”,纷纷呼吁建立一个独立的黎巴嫩政治实体。
但是,黎巴嫩政治实体究竟应该是以黎巴嫩沿海基督教区域为主建立“小黎巴嫩”,还是要涵盖黎巴嫩山脉的穆斯林区域建立一个“大黎巴嫩”,成为争论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