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与两岸统一理念的内涵特点
http://www.CRNTT.com   2019-04-29 00:11:03


台湾的前途繋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
  中评社╱题: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与两岸统一理念的内涵特点 作者:郭伟峰(香港),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

  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完全是在新的时代、新的高度、新的内涵中创新构建的思想体系。如此丰富、缜密、完整、与时俱进的民族复兴思想体系,过去是没有出现在中共领导人系统论述中的。全面把握历史时间节点,并预判历史进程的重要时间节点,以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创建历史伟业,这是习近平哲学思想的生动展示。习近平对两岸统一的大政方针也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以及大量的观点表述,极大地丰富了统一思想内涵。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内核中,赋有强烈浓厚的国家统一理念,对民族复兴与两岸统一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至为深刻。

  一,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主要内涵与特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共领导人的理想、目标与追求,但是,历任领导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内涵则甚少论及,这与时代进程有关,当然也与个人的思考有关。习近平承担历史重任之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论述,提出了大量的新观点,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因而,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专家对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的创建有深入的分析与评价: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将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持续发展的民族复兴思想推上了高峰。在这关键节点上,习近平对民族复兴这一重大命题作了迄今最集中最系统最深刻的阐述,且富有新意:首次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练地喻作“中国梦”,易于领会,令人憧憬,有感染力;首次明确揭示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首次明确指出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系统阐释了中国梦的源起及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精神支撑、力量源泉;首次科学阐明了伟大梦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间的关系;首次明确诠释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表示“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相通”。从历史长时段来看,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承前启后的意义和作用十分突出,将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持续发展的民族复兴思想推上了一个高峰。①

  从以上分析评论可知,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完全是在新的时代、新的高度、新的内涵中创新构建的思想体系。在此之前,如此丰富、缜密、完整、与时俱进的民族复兴思想体系,是没有出现在中共领导人论述当中的。 

  北京还有专家对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是:1,民族复兴内涵论。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可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内涵和基本主旨。2,民族复兴本质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但人民幸福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民族复兴步骤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过程,习近平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4,民族复兴途径论。习近平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如何完成这一崇高历史使命呢?习近平指出,一要“坚持中国道路”,二要“弘扬中国精神”,三要“凝聚中国力量”。②

  可以说,在民族复兴的内涵方面,习近平予以了极大的充实与丰富。在民族复兴的本质方面,习近平进行了重新的认识、解释与理解、掌握。而复兴步骤与复兴途径,则是习近平的最新创见。 

  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的特点是: 

  1,在理念的继承中进行理论内涵的创新,构建了完整的思想体系。从纲领到得以实施的具体计划,从口号到进行哲学思考,从目标到最终结果,这样的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之变、千年之变,没有创新的思想体系、没有把握历史规律的哲学思辨,怎么有可能实现呢?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开启时代与民族复兴思想的构建时代,都与习近平进行了历史的相遇。法国17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布莱兹·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反覆论述:“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也就是人因思想而伟大。其实,帕斯卡尔没有更加深入论述的是,民族可以因为人的思想伟大而更加伟大。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就是中华民族再次伟大起来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不可能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落后思想。 

  2,把理想转入为实践阶段,以求通过具体的实践实现最终的理想。毛泽东的实践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实践论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包括《实践论》、《矛盾论》等,都是习近平所重视的,要求党内反复精读的。因此,民族复兴不能永远挂在嘴头上,必须推进到实践阶段,实践的条件已经成熟了。这是习近平的时代勇气以及真知灼见。 

  3,把思想融入全社会、全民族中去,形成人民的共识、人民的意志。国家意志包括国家行为,上层建筑具有高瞻远瞩的能力,而普通民众不可能有。个人意识和国家意志相一致,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民族步伐的统一,行为的统一,才是必定胜利的保障。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长期以来是中共意志以及国家意志,如何更加完整地形成人民的意志,则需要继续努力。如何把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都能集中在民族复兴的现实进程中,当是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要发挥历史作用的重点。 

  二,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想的演变与习近平的历史节点预判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念是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欺凌中华民族、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历史背景下生成及发展的。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近代的思想精英们苦苦思考应对之策,如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新国际观,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学习观,洪仁玕倡言“与番人并雄”、“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的新竞争观,等等。但是囿于近代的中华民族观念尚未形成,因此民族复兴话语并未真正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 

  一直等到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民族意识才有了更大的凝聚集结。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肯定指出:孙中山先生为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痛心疾首,第一个响亮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且还就如何实现“振兴中华”提出了他的主张:第一,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扶大厦之将倾”,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第二,要“振兴中华”,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第三,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使得充满理想的孙中山虽然迈开了步伐,但找不到一条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华,中国的民族复兴意识得到刺激,才猛然进入了高涨期,民族复兴成为国难时期的社会主要思潮。中华民族复兴成为20世纪30至40年代的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话语之一。而中国共产党是民族意识的倡导者,中华民族意识之所以能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空前的重大作用,与中共是民族意识的科学倡导者分不开。抗战的胜利则是中华民族走向成熟的重要历史标志。 

  社会主义中国时期,中华民族意识得到历史以来的最大凝聚,大多数时间都处在提炼、深化、升华过程中。巩固中华民族意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基础空前牢固。正如有关理论阐述的那样: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提出到不断地引申和发展,在现今文辞用语中已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各民族的代称,而是一个与中国的国家、民族、地域、历史紧密相连的整体的代称。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提到的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概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词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从感性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的引申和发展,具有广泛的涵盖意义。同时,现代概念上的中华民族,也是广义上的中国的一个代称。总而言之,中华民族意识的建设、健全、健康,是近60多年在中共全面悉心培育下才得到真正实现的。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不断提出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就是说,中华民族复兴意识需要与复兴时代同步发展,互为促进。 

  专家指出,今天,民族复兴早已远离民族屈辱和民族抗争的历史语境,转而以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为现实基础。其内涵价值早已超越了对辉煌历史和悠久文化的情感追忆,而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追求崭新的境界。其目标也早已超越了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而以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为共同愿景。民族复兴的理论、制度和道路选择,历经中国近现代的曲折进程,已经有了清晰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赋予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空前的自信。同时,民族复兴的阶段性时间表也有了确定的描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民族复兴话语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内涵日益深刻丰满,指向具体清晰,实践科学稳健,在奋进中得到全面升华。③

  通过历史的脉络,应该感受得到,从民族意识的觉醒,到民族意识的形成,又到民族意识的转变,再到民族意识的提升,中国一路走来,坎坷不易。现在到了民族意识创新,并进入了新时代民族意识需着力推动民族复兴的时代。习近平及时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习近平把握历史节点。历史节点是一种认知结构,是怎样从纷繁、外化的各种细节中间,发现结构和规律的一种艺术。习近平谈论过历史节点问题,他说: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在习近平思想中,特别重视这几个历史节点: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党领导人民进行90多年的奋斗历史、新中国建设60多年历史和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 

  现在,习近平关注的历史节点,不是过去的,而是未来的。专家指出:从目标维度看,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问题。习近平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认为实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最为关注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④

  全面把握历史时间节点,并预判历史进程的重要时间节点,以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创建历史伟业,这是习近平哲学思想的生动展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