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中国统一”重新定性为“侵略扩张”,重塑台湾民众敌我友、内与外关系认知。他们宣称,整部古今世界历史就是一部帝国争霸史。二战中,共产主义苏联帝国结合西方英美自由主义帝国,打败德日法西斯帝国。战后则进入共产帝国与欧美“民主帝国”的对抗格局。第一波是美苏对抗,第二波是美中对抗。“简单说其(中国大陆)终极目标就是要击败美国,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的新霸主。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近期最重要课题。”他们污蔑中国传统国家民族认同和两岸统一主张为“中华民族主义”,捏造中国“帝国国家民族形象”;演绎美西方反华的“国强必霸”“修正主义”“改变现状”逻辑,捏造“解决台湾问题=侵略扩张”“反独促统=民族压迫”谬论,大陆被定位为“侵略者”,台湾为“被侵略者”;鼓吹台湾“不分省籍一命、团结御敌”,激发“台湾命运共同体”意识,进而激发“新民族”的“觉悟”。“台独”联盟主席黄朝堂妄称:清廷甲午割台后“台湾民主国”所开启的“台湾攻防战”,“正是台湾人意识形成的起点”;蔡英文、赖清德持续攻击大陆为“侵略者”,激发“同仇敌忾”。在台美联合鼓噪下,越来越多台民众把大陆视作“外敌”,把统一视为“非正义”,干涉势力反成“靠山”,“挟洋拒统谋独”变成“政治正确”。对大陆的情感认知,从“一家亲”向“两家仇”、相向而行向形同陌路、血浓于水向水火不容急遽蜕变。
在此认知下,推进统一成为“非正义”一方,挟洋拒统谋“独”成为“政治正确”,大陆被污蔑为台湾民众的对立面和死敌,外部干涉势力成为朋友和靠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尽管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及剥削,民族总是被想象成一个深刻的、平等的同志情谊。最终,正是这种友爱关系在过去两个世纪中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甘愿为‘民族’去屠杀或从容赴死。”(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 吴睿人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8月第1版P7)民进党和“台独”分裂势力这种认知塑造,其深远危害极其严重,可谓其心可诛!
2.渲染大陆“武力胁迫”,激发台湾民众“共同苦难的压力和抵抗外来力量的共同需要”。策动幷利用台海战争危机态势,藉助俄乌冲突推波助澜,曲解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复杂背景,鼓噪大陆特定期限“武统台湾”;指称大陆正以“灰色地带行动”单方面“胁迫”统一,攻击大陆和平统一攻势为“认知作战”、惠台政策为“统战阴谋”,渲染“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恐吓台湾民众。
在此操作下,大陆反“台独”、反干涉行动被曲解成台湾全民的“共同苦难”,台湾民众原本“两岸同属一中”的传统认知,向“宗主国与殖民地”“大国与小国”“侵略者与被侵略者”方向蜕变,部分民众的美式“独立战争”意识随之滋生;不同群体、利益集团及其政治代表之间的内在矛盾,在“抵抗外来力量的共同需要”下时有缓和或搁置,原本不同程度“亲陆”、坚持一中传统立场的特定议题情况下不得不与大陆“划清界限”“一致对外”。今后如两岸剑拔弩张态势长期化,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敌视和仇视亦可能持续加深,传统中国国家民族认同进一步淡化、变质。
3.制造“民主自由”与两岸统一根本对立,建构台湾民众新型“台独”认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研究民族运动应将意识形态对民族的创造作为中心问题,“正是意识形态促成相同族群、语言和文化的社会走上分离主义,也正是意识形态危机成为新型民族主义的动力和契机”(秦辉《民族主义研究中的老问题和新困惑——关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民族主义研究》 《读书》2016年第7期P19-P33)。意识形态是历代台湾当局谋“独”或拒统的主要工具之一,在美国重建国际意识形态阵营的今天,“台独”分裂势力竭力把该工具极大化。他们把国家民族认同与政治制度认同挂钩,用两岸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分歧,重塑“联美谋独”的“道义”和国家民族认同基础。
他们把两岸之间“台独”与反“台独”、统一与反统一之争偷渡为“自由民主”与“威权专制”之争,祖国统一曲解为“自由民主政权沦陷”“接受共产党专制统治”,把香港国安立法污蔑为“结束一国两制”“一国一制”。新“台独”理论鼓噪,2000年民进党执政遭遇全球化造成的第一轮民主合法性危机。国民党2008年重新执政后,促使台湾产生“公民民族主义”崛起,幷取代民进党成为实质上的政治反对势力。此前,台湾这个“共同体”的“一起做决定”的事实,“过往撕裂的认同立场逐渐产出共识,继而由(传统的,即历史、血缘、文化的)‘民族主义’进入到‘公民民族主义’”;目前两岸对抗源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水火不容,“在台湾与中国间的矛盾分裂,源于双方的社会发展,乃沿着不同的轨道发展。当台湾已经达到西方民主政治之水准,而中国(大陆)仍停留在党国封建体制中”,故“中国此时任何统一方案的完成,都会是历史的悲剧”“今日香港,明日台湾”。赖清德提出“和平保台”“反共不反中”,其意也在凸显两岸意识形态对立,煽动民众新型“台独”认知,博取选票。民进党还放大西方意识形态阵营实力地位及挺台“决心”,贬低大陆发展前景,渲染东西方文明冲突,激发台民众对统一恐慌感和拒统谋“独”信心。2022年10月15日,台湾学者黄哲翰、谢达文在台北举行《“台湾认同”之后,“中国威权”阴影下的公民民族主义》对谈,就台湾在外有“中国威权侵逼”威胁,内有共同体想象再次离散迷途下,台湾共同体想象的最终答案是什么等问题,进行鼓噪误导(谷歌搜索:活动预告“台湾认同”之后,“中国威权”阴影下的公民民族主义)。这些年来,台民众反共、仇共意识进一步强化,反“一国两制”比例攀至90%以上,两岸新的国家民族认同结构性壁垒日渐成型。
4.推出“抗中(反共)保台”话语替代传统“独立建国”,强化台湾民众分离意识。聚焦“台湾独立”目标,运用偷换概念逻辑手段,把过程与结果相混淆,过程掩护结果;动因与旗号相混淆,旗号掩护动因。他们把甲午战后台民众抗日行动重塑为“护台战争”,把二战后中国政府接收台湾曲解为代联合国接收、“台湾地位未定”,把始自1912年的“中华民国”阉割为1949年后“中华民国台湾”,把“拒统谋独”粉饰成“捍卫民主”“抗中(和平)保台”“保家卫国”,重新解读历史,虚构历史积淀,混淆内外部矛盾性质,塑造“捍卫民主”“抗中(和平)保台”“保家卫国”新价值观。
5.借鉴旧日本军国主义全民战争动员经验,助推台湾民众认同重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指出,日本“官方民族主义”从军事和现代教育入手,取得成功。“野蛮人的入侵是如此突如其来,如此的强大而具有威胁性,以致大多数人民中的政治觉醒者相率群起支持以新的民族架构所构思出来的国防计划。”(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 吴睿人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8月第1版P92)民进党刻意渲染大陆“武统威胁”,推动台湾全民军事化。俄乌冲突后变本加厉,通过推进台军实战准备、延长兵役期限、下修战时兵员动员登记年龄且不分男女、扩大预备役部队规模、加强学校军事教育、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号召打群众性游击战巷战等举措,制造战争恐怖,浓厚全社会“迎战”氛围。台湾民众“必有一战”认知迅速提升,愿意为保台而战比例一度超过60%,普遍支持依美护台;社会自发性涉军“公民社会”团体、媒体及活动“如雨后春笋冒出来”;普遍关心战争问题,“你会看到高中生、‘国中生’问你关于战争的事情”,他们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在课堂上跟老师、在媒体上跟主持人讨论“什么是战争”“我们该做哪些事情、该修哪些课” ……台媒指出,“这些是过去从来没有看见的一些现象”,“对于精神力的凝聚作用跟全民团结的作用是很大的”;延长义务兵服役期“不光是我们需要这个量,而是今天我‘国民’的意志跟‘国家’的生存,要靠义务兵这个制度来重新凝聚起来”(《俄乌冲突一周年,台湾学到了什么》——不明白播客2023年2月24日)。目前台湾出现这些社会现象,与两蒋时代以“反共复国”为基本导向的全岛战争动员相比,性质和后果截然不同。前者助推台湾“新国家民族意识”滋生,后者则起到巩固传统国家民族意识认同作用。而从“想象的共同体”理论视角看,民进党全民军事教育动员的更大危害在于偷渡“台独”性质“国民教育”。
三、强词夺理必然以失败告终
民进党和“台独”分裂势力的台湾版“想象的共同体”塑造是歪理邪说、强词夺理。在民族大义、国际正义、人类价值面前不堪一击。要高举民族大义和国际正义旗帜,掌握中国特色国家民族理论武器,揭露其“台独”新“理论”的诡诈和伎俩,充分调动台湾社会积淀深厚的中华民族和文化潜力,破立结合、以立促破,导正视听。
“想象的共同体”理论立论于反殖民压迫、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时期,强行套用于中国分久必合、民族复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日益深入人心的新时代,必然破绽百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弟弟佩里·安德森即反对其兄把北美远程民族主义强加于台湾问题。他认为,两岸分离源于帝国主义行动而非对帝国的反抗。因为北美是欧洲殖民地,但台湾不但在地理上与大陆毗邻,而且其“宪政结构”源于1911年中国革命。
要针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台湾版“想象的共同体”强拉硬拽美国建国与“台湾独立”的基础叙事,揭示两者不同国家民族和历史文化背景,回击“台独远程民族主义”论调,巩固中华大一统认知;针对其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历史叙事,揭示两岸都是西方帝国殖民压迫对象、暂时分离是国内政治矛盾和外部势力干涉的结果,回击“中华帝国殖民”论调,巩固两岸“感同身受”认知;针对其“苦难和压力来自大陆”的现实叙事,揭示近代以来两岸共同遭遇,回击“中国统一为侵略扩张”论调,巩固两岸命运与共认知;针对其语言民族主义的“造族”叙事,揭示五彩斑斓的中国方言和民族语言是海纳百川优秀文化特质的体现,回击“台独语言民族主义”论调,强化闽南语是中华语言体系一部分认知;针对其“移民社会”“海洋文化”的文明叙事,揭示台湾地区移民史是中国境内人口迁徙史组成部分,回击“台湾文化非中华文化”“认同母国与反抗母国”二元对立等论调,强化“两岸一家人”认知;针对其把海峡两岸之间等同于西方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的地缘叙事,揭示两岸近在咫尺、同属一国,回击“海峡隔绝”论调,强化台湾自古属于中国、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认知。
要弘扬民族大义,荡涤歪理邪说。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有序,讲求团结、追求大一统,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分裂历来邪不压正。这是中华民族的优势和强势。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价值伦理、深厚家国情怀、浩然刚正气节,抵御“台独”分裂鼓噪;理直气壮反对“挟美谋独”、推进祖国统一,让正义性的感召力、民族的凝聚力碾压遏制分裂主张;树立做统一的促进派光宗耀祖、泽被后世,“挟美谋独”必遭终极清算、子孙蒙羞价值导向,对“台独”分裂认知操作形成釜底抽薪之势。
要揭露“台独”分裂和国际干涉势力操纵“想象的共同体”的图谋、伎俩,揭露其分化两岸认同、无中生有国家民族意识构建对台海和平稳定、台湾问题解决方式的颠覆性影响,激发民众警觉。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最恶毒的种族主义思维才能提出“毁台论”“弃台论”“掏空台湾论”,把台湾塑造成与美西方“一家亲”、与大陆“两家仇”不但自欺欺人,而且贻害无穷。
要丰富两岸共同宏观史观体系,以全民族共同的苦难观压制“台独”狭隘的“苦难观”。习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对历史留给台湾同胞的伤痛,我们感同身受,因为这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创伤”。要从近代以来相关历史事件的国际背景、中国历史阶段及具体前因后果入手,阐明外部势力给海峡两岸带来的共同灾难,以及台湾历次“苦难”和“压力”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组成部分,宣扬两岸共御外侮历史,警示当前鼓吹两岸制度差异、“今日香港,明日台湾”,意在预置台湾未来“历史新悲情”,阐明统一是结束台湾动荡不定、悲剧循环历史宿命的唯一出路,进而在振兴中华、两岸统一、民族复兴的新认知中形成两岸共同历史新记忆。
*本文为“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22ZDA125)。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12月号,总第312期,P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