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中美博弈 应镜鉴冷战危机管理
http://www.CRNTT.com   2018-06-01 00:20:17


 
  三、镜鉴并超越美苏冷战危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运筹中美竞合博弈

  首先,今昔两对双边关系有异有同,对美苏冷战既要借鉴,更须超越。

  美苏冷战战略竞争与当前中美关系既有相似性,后者可借鉴前者;也有重大区别,不可混为一谈、照搬照抄。

  一方面,相似性主要有二:

  一是双方实力均大致相当或比较接近,与此同时彼此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反差甚大,因而互为主要对手。美苏总体上势均力敌,双方即使有差距但也不明显,并且一方总想超过另一方,而另一方又决不答应、极力反制;中美虽然综合国力差距仍大,但中国正在加速追赶,并且中美两国与其他大国的差距不断拉大,当今国际战略格局日渐呈现为中美“并驾齐驱”、他国望尘莫及、“两超多强”的新态势。加之双方发展模式迥异,美国固执“唯我独尊”、“唯我独对”的霸主心态与冷战思维,极力维持“一超独大”,唯恐被中国赶超或与中国平起平坐,其业已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正不断加大对华防范戒备乃至压制围堵。特朗普政府更是极力推行“美国优先”,其新近推出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等无不以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中美之间的确存在着守成大国对崛起大国难以包容、彼此可能迎头相撞的“修昔底德陷阱”,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二是双方地缘利益冲突风险加剧,地缘矛盾更趋复杂。过去美苏冷战及重点争夺欧洲时是如此,如今中美竞争及主要博弈亚太也是如此。近年来美国将对外战略重心向亚太倾斜,竭力维持亚太主导权,包括新推出所谓的“印太战略”,均是防止其在亚太“大权旁落”和中国“坐大”,并为此无所不用其极;而中国要实现崛起与民族复兴,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势必从大陆挺进大洋,择机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及维护海洋权益,这难免会令美国的海洋霸权难以为继。故双方地缘尤其海洋方向的矛盾难以调和,竞争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明显区别主要有三:

  一是中国的对外战略取向有别于前苏联。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及和平崛起,坚持不称霸,主张合作共赢,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对美国仍致力于建立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无意亦无力取代美国的“头号大国”地位,这与前苏联的对外扩张、穷兵黩武、与美国争霸形成鲜明对照,也有助于预防中美“新冷战”。

  二是中美关系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于美苏冷战时期。经济全球化虽有波折但难以逆转,中美经济已深度相互依存,这与当年美苏经济几乎完全隔绝大相径庭。同时气候变化、核扩散、恐怖主义、网路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中美合作应对理应有增无减。有助于防止中美迎头相撞的共同利益绝不亚于彼此利益冲突,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对中美竞合博弈的缓冲与“刹车”作用依然可观。中美博弈中的零和游戏相对有限,而“竞合”互动则越来越多。③

  三是冷战式的意识形态争夺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垒均已不复存在。中美虽有不同价值观的分歧,以及美国对华文化渗透,但中国无意大规模输出本国发展模式,无意与美争夺意识形态的大旗,无意也无必要组建与美国同盟体系相抗衡的对立集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