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台关系的变化及其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8-10-07 00:16:11


 
  尽管这场以严重的中美贸易摩擦为主题的中美重大摩擦还在发展中,但可以预料,严重的摩擦实际上是激烈的竞争,而不是、也不会是激烈的对抗。不仅因为贸易摩擦中始终存在谈判、协商,更因为贸易摩擦的同时,中美始终存在其它方面的广泛合作。所以,中美关系竞争-合作的框架始终保持,中美没有、也不会陷入新冷战;中美关系没有、也不会回到1979年1月中美建交前的全面、严重对抗。这些决定了,美国从1979年1月中美建交后形成的,支持、但不直接军事保护台湾的美台关系主题,没有、也不会改变。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正在强化,支持与保护的界限有所模糊,但没有、也不会突破二者的界限。

   2.特执政后,美国反华亲台势力得势,大力支持台湾,是美台关系变化的直接推动因素。

  如本文前述,特执政以来,美台关系主要在两方面得到加强。其一,美国重新重视美台关系的战略意义;其二,在“保持台海和两岸关系现状”的藉口下,强化对台湾的支持。这两方面各有不同的鼓吹和推行的人群。其中第一方面,主要是特的国安团队鼓吹和推行;第二方面,主要是美国国会,以及国务院、国防部的一些高官鼓吹和推行。

  鹰派反华人士班农、纳瓦罗,都曾是特竞选团队重要成员,班是宣传负责人,纳是经济政策顾问;特执政后,二人都成为其国安团队重要人物,班是白宫首席战略分析师(已于2017年8月离职),纳是贸易问题委员会主任。事实表明,他们坚定的民粹主义立场、强硬的反华观点,对特的相关政策有重大影响。特在竞选中关于中美关系、对华的政策言论,与班、纳二人的如出一辙;特执政后推行的对华政策,对华战略,也完全采纳他们二人的观点。2018年12月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的涉华部分,完全是班、纳二人的观点。尤其是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的动作更完全是他们二人观点的表现。虽然迄今笔者没有发现班、纳二人有直接涉台的言论,但笔者仍然判断,特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表现的,对美台关系战略意义的重新重视,与他们二人密切相关。因为班、纳二人是特的国安团队中最有战略思维和眼光的人士,他们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定位明显具有战略性,提出的相关建议也大都立足于战略思考。所以,为有效遏制中国,提出重新重视美台关系战略意义这一明显具有战略思考的建议,非班、纳等人莫属。

  长期以来,美国政界,特别是美国议员中,始终存在强大的亲台势力。1979年1月中美建交以来,这些亲台的议员们一直动作不断,不仅在国会两院通过提案、质询、听证会等方式,一再表现对台湾的“友好”和支持,对美台关系的重视与强化,而且多次推动通过各种涉台法案、法律,其中最重要、影响最恶劣的是《与台湾交往法》,把美台关系和对台的支持法制化。2003年9月,参众两院的“台湾连线”成立后,亲台议员们的活动更加积极,影响更大,已成为美国政界支持台湾的主力,与台湾交流联系的主要管道。特执政以来,“台湾连线”议员们不仅比前几年的活动明显频繁,而且重点更加突出。一年多以来,“台湾连线”活动的重点主要是:推动通过具有更明显支持台湾内容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推动通过促进美台各层级官员交往的《与台湾交往法》,大力支持台湾参与世卫组织等主权国家的国际组织等等。在“台湾连线”议员的积极活动游说下,《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和《与台湾交往法》,都得以在国会“无异议”通过,并促使总统签署而顺利成法。近来,“台湾连线”议员们又在积极策划、制定包含更多、更重要支持台湾内容的《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以及《台湾安全法》,估计顺利通过并获得总统签署的可能性很大。

  事实清楚显示,特执政以来,美国的反华亲台势力涉台活动的力度明显加大,内涵更加广泛,效果也更为明显,已经成为特执政后美台关系变化,包括重新重视美台关系战略意义,以及强化对台湾支持的直接推动因素。须引起注意的是,反华势力和亲台势力两部分人士,对台湾的支持,明显地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但反华人士的活动具有更重要影响。正是他们的活动,给亲台人士支持台湾的活动创造了更有利条件,特别是促成了总统顺利地签署相关法案、法律。

  3.两岸关系复杂、严峻,蔡英文当局极力争取美国的保护、支持,是特执政以来,美台关系不可忽视的推动因素。

  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开始执政,正值蔡英文在台湾第二年执政。由于蔡坚持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在台湾大力推进全面“台独化”,彻底“去中国化”,两岸关系复杂、严峻,而且不断更加复杂、严峻。与此同时,蔡极力争取美国的保护和支持,大力推进所谓的“联美抗中”政策。虽然亲美,争取美国的保护、支持,是历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必然的基本政策。但蔡的极力争取却有其特点:其一,积极配合美国的对华战略,力图提高台湾作为美国筹码的战略价值;其二,大肆宣扬“保护台海和平、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是其执政目标,尽量减少美国对其公然搞“台独”、成为“麻烦制造者”的疑虑。

  实际上,蔡极力争取美国的保护、支持,并不是从特执政才开始,而是在她本人参选地区领导人就开始,而且在胜选后,特别在执政后更是如此。2015年1月蔡宣布参选地区领导人后,就一直宣称,台湾要积极参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TPP,并且发挥台湾“独特的作用”,胜选后和执政后,更是一再做出同样表示。同时,蔡从参选到胜选,再到执政,也一再宣称,将以“保持台海和平、两岸关系现状”为执政目标。只是蔡的上述宣示,当时遭到美国的拒绝,认为她实际是“企图把台湾捆绑在美国的战略上,谋求自己的利益”。特执政后,蔡继续极力争取美国的保护和支持,继续上述两方面的争取,但具体内涵有所调整。主要是特以推进印太战略取代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所以蔡也就声称台湾将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独特作用,“不仅是棋子,而且要做棋手。”特别是与美国声称“保持台湾和两岸关系现状”相呼应,积极争取美国在军售、国际空间问题方面的支持。

  一年半的事实显示,蔡上述的极力争取,以及更加强化与美国亲台势力的互动,对于特执政以来美台关系的强化,产生了一些推动作用。但蔡的作为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台湾在美台关系中的筹码地位,更不可能对中美关系产生有意义的影响、所以,蔡的极力争取,对强化美台关系只可能产生十分有限的推动作用。

  三、结论与展望

  1.特执政以来,美台关系正在发生中美建交后最重要的变化。但变化必然是有限的,没有、也不会改变美国支持台湾、但不直接军事保护台湾的美台关系主题。

  如本文前述,特执政一年半以来,美台关系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两大方面的变化。笔者认为,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中美建交后美台关系最重要的变化。关键是,美国开始重新重视美台关系的战略意义,即重新从遏制中国的角度,更准确地说,从赢得与中国竞争优势的角度,认识和利用美台关系。众所周知,中美建交后,在近四十年的中美较量过程中,美台关系的战略意义不断弱化,已成为一个大趋势。2010年后美国一度出现“弃台论”是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开始边缘化是另一个重要表现。特执政以来开始重新重视美台关系的战略意义,尽管只是开始,却表明这一大趋势开始改变,从而成为中美建交后,美台关系最终的变化。  

  但笔者判断,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台关系变化,无论是重新重视美台关系,还是在维持台海和两岸关系现状的藉口下,强化对台湾的支持,都必然是有限的。关键的原因是,当前和未来时期,在中美的竞争中,台湾的战略价值、战略作用,早已不能与1949年到1979年期间相比较。首先,中美关系,特别是中美的综合实力对比,现在与当年已大不相同。尽管仍然还是美强中弱,但实力差距已大为缩小,美国即使利用台湾,也难以明显增加美国对中国的实力优势,反而很可能出现,由于美国利用台湾而严重刺激中国,导致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严厉惩罚,而迫使美国卷入比中美竞争更严重的中美对抗,从而严重损害美国利益。其次,台湾岛内政局日益不稳,支持“台独”立场、对抗大陆的民进党政权前途未卜。如果台湾再次出现政党轮替,一个非“台独”的台湾政权,将不会成为美国与中国竞争中的有效筹码。所以,特政府重新重视美台关系战略意义,必然是有限的。而且,由此也决定了,特政府强化对台湾的支持必然也是有限的。

  如本文前述,中美建交后美台关系的主题由美国保护、支持台湾演变为美国支持,但不直接军事保护台湾。这既是美台关系战略意义持续弱化的表现,更是其结果。特执政以来,尽管开始重新重视美台关系的战略意义,强化对台湾的支持,但如上所述,美台关系的这些变化都是有限的,完全不足以导致美台关系主题的实质性变化。所以,在特执政的未来时期,美台关系将继续保持,而美国支持台湾、但不直接军事保护台湾的主题,不会有突破性改变。

  2. 特朗普执政以来,已经通过的和可能继续通过的涉台法案、法律,对美台关系有深远影响,对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有不可低估的深层次不利影响。

  特执政一年半以来,已先后通过了《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与台湾交往法》两部涉台法案、法律。据媒体报导,美国国会除提出《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外,还在酝酿提出《台湾安全法》和《台湾国际参与法》。显然与国会配合,通过和酝酿继续通过涉台法案、法律,是特政府处理美台关系的一个重点。

  提出并通过每个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是美国国会一个每年都需进行的例行的事宜,但这些法案往往有涉台内容。2018财年的这一法案,载入了当年里根对蒋经国的“六个保证”。该保证是里根为安抚台湾,以减轻台湾对于美国可能将之与大陆做交易的疑虑做出的。但特不仅将“六个保证”写入共和党党纲,而且执政后将之载入法案,显然就不仅是安抚台湾,而具有了更重要内涵,即表明美国将置当年中美关于限制美国对台军售的“8.17联合公报”于完全不顾,从数量到品质,全面扩大对台军售。2018财年的这一法案,还载入了关于要求美国防部评估美台军舰互泊可行性的内容,以及邀请台军参与“红旗军演”的内容。这些都表明了,扩大、深化美台军事合作的明显意向。至于《与台湾交往法》,主要是规定实现美台各个层次的官方交往。这将突破1979年1月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美台官方交往、特别是官方高层交往的禁忌。显然,这是对中美关系一个中国政策政治基础的严重侵蚀。

  《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和《与台湾交往法》的通过,暂时还没有对美台关系、中美关系形成直接的明显影响。但这两个事件,尤其是《与台湾交往法》的成法,性质恶劣,后果严重。1979年1月中美建交后,4月美国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经卡特总统签署而成法。近40年来,《与台湾关系法》作为美国处理美台关系和美国支持台湾的法律基础,对中美关系,尤其对其一个中国政治基础,一再形成重大冲击。现在,美国官方人士一再单方面宣称,中美关系的基础是“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并且声称作为美国国内法的《与台湾关系法》,将具有比“三个联合公报”更高的位阶,从而具有更高的效用。《与台湾关系法》的恶劣后果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这预示着《与台湾交往法》,甚至酝酿中的《台湾安全法》等,对美台关系同样将有着深远影响。不排除美国官方人士将声称“二法(或三法)三公报”的中美关系基础的可能性。这将进一步破坏一个中国政策的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从而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并预有对策。

  3.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台关系有所强化,但美国利用台湾和台湾问题遏制中国的能力和意图没有同步增强,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将继续处于边缘化地位

  近几个月随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以及美朝首脑会晤的举行等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海峡两岸都开始出现,关于台湾问题可能升温、甚至重新成为突出热点问题的议论。诸如,特将打台湾牌,朝鲜半岛问题有所缓解后,台海问题将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热点之一;《与台湾交往法》的通过,表明中美新冷战的开始,等等。这些议论具体说法不同,但有共同的核心内涵,即都认为在中美摩擦加剧、美台关系强化的背景上,美国利用台湾和台湾问题遏制中国的能力和意图大为强化,因而台海将再度成为突出的热点地区,台湾问题将再度成为中美关系突出的热点问题。

  显然,关键在于美国利用台湾和台湾问题的能力和意图是否大为增强?实际上能力是否增强又是更为基本的。如果能力大为增强,意图必然随之增强。事实表明,1949年以来的近七十年,美国多次利用台湾和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其基础和前提都是美国是否有足够能力,通过运用美台关系,实现遏制中国的目标。实际上,这个基础和前提,既取决于中美关系也取决于两岸关系。主要取决于中美实力对比和两岸实力对比,同时也取决于三方面相关的决心、意志。在中美全面严重对抗时期,中美实力对比,美强中弱的差距悬殊,两岸实力对比,陆强台弱差距很有限。所以美国得以一再较成功利用台湾、台湾问题遏制中国。中美建交以来,中美实力差距持续减小,而两岸实力差距加快扩大,美国利用台湾、台湾问题遏制中国的能力持续、明显减小,其相关意图也随之减小。这正是本世纪以来,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明显边缘化的基本原因。现在和未来时期,上述中美、两岸两个实力对比的变化趋势将持续保持,而且还将更为明显。显然,美国利用台湾、台湾问题遏制中国的能力将更加减小,意图必然随之更为弱化。由此可以预料,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的边缘化,在未来时期将常态化。但必须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不复存在。美国必将持续坚持插手、干涉台湾问题,有时还可能出现起伏,但不会成为重大热点。对此本文前面已有论述。

  有人认为,在中美竞争进一步激化、而且美国并没有占据明显优势的形势下,特朗普打台湾牌的可能性大为上升。这是认为台湾问题将成为中美关系突出热点问题的又一种判断。但笔者不认同这一判断。笔者认为,特作为“商人总统”,执政以来确实有很多“不靠谱”的表现,但同时,也充分表现出他的精明。可以判断,如特认为打台湾牌,可以顺利地帮助美国赢得对中国的优势,特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打台湾牌。但如本文前述,美国打台湾牌很可能完全无效,甚至严重损害美国利益,特必将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所以,笔者认为,未来时期特很可能在台湾问题上不断制造麻烦,中美围绕台湾问题发生的摩擦可能增多,但发生严重摩擦,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突出热点问题,只能是小概率事件。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9月号,总第249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