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影响的变迁
http://www.CRNTT.com   2019-10-25 00:15:01


  中评社╱题: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影响的变迁 作者:唐梓涵(成都),四川省社科院政治学所硕士研究生

  在不同地区交往的过程中,文化的交流能够提高互相之间的瞭解和好感,为相互之间的对话建立积极友好的环境氛围,在改善相互关系中具有突出的作用。随着时代变迁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亦不同往日,关注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传播和演变,有效推动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促进两岸的社会融合中的作用,值得从业人士的深思。

  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对台工作指出了发展方向,在两岸交流的过程中,社会融合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文化能够形成人们的生活交融、精神认同甚至身份认同,因此讨论两岸社会融合,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为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台办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惠台31条”,方便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学习、就业、生活,放宽台湾影视、图书等市场准入限制①。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台湾文化在大陆有着扎实的语言和情感基础,发展阻碍远比在其他地区小得多;特别自大陆改革开放和与台湾实现“三通”以来,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发展更加畅通,传播较为广泛且影响颇深。台湾地区通过流行文化的传播,使祖国大陆更加瞭解这个亲近又疏远的地方,并在多代大陆青年的青春记忆中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台湾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拓展,特别是经济的日渐崛起,世界各地的流行文化大量进入中国大陆,大陆民众接触的流行文化更加丰富和多元。在此背景下,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和影响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大陆民众中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对此现状的认识和思考,引导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正常传播,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关系,有利于为两岸社会融合开拓更加丰富的文化路径。

  一、流行文化的含义和作用

  1、流行文化的定义

  流行文化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参与、并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表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况与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通常藉助于当代先进的媒介工具传播与消亡,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流行文化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流行趣味为引导,包括电视剧、电影、流行歌曲、文学作品、饮食文化、流行服装等②。本文主要以影、视、听、读为观察对象,因为这些领域在当前两岸文化交流传播途径最多、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广,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较为客观和真实地展现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影响及其变迁。

  2、流行文化对两岸关系的特殊价值

  在传播学层面,拉斯韦尔的5W模式③从政治传播学角度阐释了文化传播的基本过程,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格伯纳等人的教养理论④,认为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是缓和矛盾冲突的“熔炉”,传播内容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报导事实或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⑤,认为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在政治学层面,美国政治学学者约瑟夫·奈提出文化软实力⑥,相对于以军事力量展现国力,软实力更依赖国家文化本身的思想魅力。文化软实力主要运用文化特有的吸引力形塑无形的集体认同感,进而创造对该国文化的需求,扩大国家的影响力,甚或操纵政治议程的能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概念,主张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文化自身说话,重视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繁荣的作用。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在习近平的两岸关系论述大框架下,加强两岸文化交流能够为促进两岸融合、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支持。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⑦。流行文化能够以温和的内容和强烈的传播方式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乃至政治生活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巨大影响。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从传入大陆至今,一直在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下进行,在两岸关系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流行文化因而发挥着特殊的文化功能,甚至被赋予了促进两岸统一的特殊政治使命。从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在文化方面,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能够使大陆受众较为直观地瞭解台湾风土人情,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共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在经济方面,随着大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能够藉助广阔的大陆市场,带动台湾地区文化产业甚至经济实力的整体发展,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从而对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积极影响;在政治方面,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形成共同的语言、审美和情感,有利于两岸的相互理解与包容,以至于对两岸的思想甚至地域融合产生积极影响。

  二、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发展情况

  1、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预热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的大陆与台湾没有开启正式交流,这一时期大陆民众接触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电台广播,在八十年代开始通过录音带录影带等方式传入。音乐也因此成为大陆最先接触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内容,而此时正值台湾地区本土文化的成长阶段。为了从欧美文化、日本文化、大陆民国文化的交织中走出自己的路,台湾音乐人以“唱自己的歌”为口号,发起了被称为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启蒙运动的“民歌运动”,继而催生出台湾校园歌曲的迅速成长。作为这一阶段台湾流行音乐的代表,邓丽君的歌曲通过台湾开设的广播节目,带领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走入大陆民众视野。活泼新颖的音乐风格为改革开放之初的大陆社会带来新鲜的音乐类型,成为一代人对流行文化初次而又深刻的体验。此时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十分局限,影响也十分有限。

  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陆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为两岸关系走向和祖国和平统一带来了新的契机。1984年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发展环境得到显着改善,更多类型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流向祖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大陆逐渐开始从“合法”渠道容许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彩色电视在大陆普及,为台湾流行影视作品的传播开阔了途径;此时,大陆的杂志报刊开始连载台湾通俗文学作品;大陆官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开始公开播放台湾流行音乐。文学方面有琼瑶代表的言情小说、高阳代表的历史小说、古龙代表的武侠小说、三毛和白先勇代表的现代主义小说,1982年《海峡》杂志刊登了琼瑶的《我是一片云》。音乐方面,罗大佑、李宗盛、齐秦等人代表的台湾校园歌曲符合大陆鼓励的积极健康文化要求,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官方媒体播放,齐秦的《狼》是大陆首次引进的台湾专辑,也是日后内地校园歌曲创作的启蒙。影视方面,一大批电影和电视剧开始在大陆公开放映,《在水一方》、《欢颜》、《汪洋中的一条船》等作品的热映同时带动了一批作为影视插曲的台湾流行音乐传播,1984年大陆福建地区放映《搭错车》和1988年中央电视台播送的《一剪梅》分别是第一部在大陆公映的电影和电视剧,其插曲至今仍在大陆地区广泛传唱。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国民综艺节目,央视春晚一直为台湾流行音乐留有一席之地,1983年开播之时就解禁了被视为“靡靡之音”的台湾流行歌曲《乡恋》,并在1984年回应大陆的两岸政策,邀请香港歌手演唱了7首流行歌曲,其中4首都来自台湾地区。

  在这一阶段,台湾地区流行文化首先以音乐为切入点进入大陆,为后期在大陆的全面流行打下基础;其传播方式经历了官方禁止、默许地下传播、选择性引进的过程;藉助春晚、电视歌会、广播电台等平台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媒技术的进步、大陆改革开放形成社会文化氛围的宽松,打开了台湾地区流行文化进入大陆的大门,体现着文化本身魅力的价值和两岸文化内在的血脉相融。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缓解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促进大陆流行文化的成长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1988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次年大陆正式引进台湾流行音乐,为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政策和制度性支持。

  2、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黄金时代(20世纪90年代——2010年)

  1989年国家审批管理制度大规模调整,大陆引进政策的开放开启了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黄金时代。90年代,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展,磁带录影、歌舞厅、卡拉OK等具有自主选择性的娱乐方式大规模兴起,为人们接触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一方面承接上一年代的文化风格并更加兴盛,另一方面又吸收日本流行文化元素推陈出新,生命力更加旺盛。影视方面有《妈妈再爱我一次》和《青青河边草》等电视剧产业崛起,在大陆的公映受到广泛热议;音乐方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词曲创作者和音乐制作人,推出了大量的高品质流行歌手和歌曲,从情爱描述到社会批判甚至“中国风”的萌芽,流行音乐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文学与电影电视剧相结合,琼瑶、古龙等作家的作品通过改编搬上大萤幕,受众范围更广;台湾地区流行文化的高速发展催生出新兴产业——偶像的孵化,林志颖、小虎队等在大陆青少年市场掀起追星热潮。其中《还珠格格》和《新白娘子传奇》开启内地、台湾合拍的新潮流,并且成为当时大陆的现象级电视剧,不仅持续播放数十年,经历多次翻拍,收视率至今排名大陆前十,成为影响几代人的共同记忆。20世纪末,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传播进入高潮,其特点不仅体现在文化内容的创新,更体现在文化影响的扩大;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从产品的传播走向人员的传播,从单方面输出走向两岸共同创作,两岸文化融合从这一时期开始集中显现。

  进入千禧年,台湾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岛内经济持续低迷,但流行文化产业在内地市场仍然得到全面拓展;与此同时大陆经济快速增长促进流行文化商业化,文化产业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效应;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流行文化能够藉助网络平台更加迅速和广泛传播。这一时期进入大陆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音乐和影视方面呈现井喷式增长,21世纪初,大陆的城市网尚未完善,唱片市场受盗录卡带和网络资源影响,很多数据都难以统计,但综合历届网传各大榜单分析,周杰伦、张韶涵、SHE、陈乔恩、大S等青年流行歌手和演员在大陆造成巨大的明星效应,影视方面孵化出台湾偶像剧等独树一帜的流行文化标杆,专辑、演唱会、音乐节、MP3、电脑软体等新型大众传播媒介扩散,都助长了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繁荣。但是,同时期除了与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一起进入大陆的香港文化,欧美文化和日韩文化随着中国加入WTO也开始席卷内地社会,加之大陆流行文化抬头,大陆民众的选择更加多样;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虽然实现了数量上的突飞猛进,但发展开始呈现一种不平衡的征兆,根据电影票房网统计,⑧2000—2010年大陆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以大陆和电影为主,香港电影也占有一席之地,但台湾电影无一上榜;文学方面大陆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台湾文学作品的发展断层;台湾优秀的流行文化产品更多集中在情爱类型,文化风格多样性和思想深度在市场经济的选择下受到挤压,这些因素都导致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影响深度难以与上世纪媲美。

  除此之外,2001年火爆台湾的《流星花园》因涉及校园暴力和拜金主义在大陆遭到禁播,歌手张惠妹因在陈水扁就职仪式上领唱台湾“国歌”而被大陆封杀,歌视双栖的杨丞琳因对抗日战争发表不当言论被内地雪藏。这一时期的台湾当局煽动岛内“态度情绪”,导致众多台湾艺人都曾经历大陆网友的“扒皮”,一旦被贴上“台独标签”,其在内地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损害。可以看到大陆坚持两岸和平统一的一个中国原则下,在大陆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从业者和文化内容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必须遵守祖国大陆的法律法规,不得鼓吹“台独”,不能做出有伤中华民族情感的行为,否则会对大陆同胞的台湾印象发挥的正面效应阈值低于负面效应。

  3、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发展新时期(2010年至今)

  2010年至今,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祖国大陆的发展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伏。2015年之前,台湾流行音乐持续发力,新兴的选秀节目也能不断提供新鲜血液,台湾流行歌手依然在大陆有较大市场;台湾偶像剧在内地逐渐没落,《康熙来了》等在大陆知名度较高的热门综艺停播,台湾电影则崭露头角,《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时代》等青春校园电影重新打开大陆青少年市场。2013年生效的《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规定了台湾影片进入大陆不受进口配额限制。然而随着大陆文化市场逐渐向台湾开放,2015年之后,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呈现“断崖式”下跌。音乐方面老牌流行歌手专辑数量急剧下降,新兴歌手的歌曲传唱度大不如前,更多歌手作品不符合新一代大陆青年审美意趣;大陆娱乐圈更新速度加快,影视方面同样因为不符合大众口味很难吸引民众关注;社交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开启了流行文化的“流量时代”,但台湾的网络红人和优秀的网络游戏很少传入大陆,新的隔阂正在显现;文学方面也只有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等个别较为深刻思考社会问题的作品引起内地关注。这一阶段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的发展路线开始改变,台湾艺人受大陆市场吸引,更多以个人身份加入内地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和电视网络综艺节目,此类文化产品的“台湾味道”淡化许多;大陆进一步加强版权保护规范,作为以前台湾地区流行文化在大陆传播重要途径之一的盗版音像制品和免费网络资源受到严厉打击,民众接触到的台湾地区流行文化数量和种类也降低不少;出于两岸融合的期望,特别在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影响下,大陆同胞对台湾艺人的政治态度要求逐渐强硬,为获得大陆民众的喜爱和认同,不少台湾艺人公开申明“非台独”,两岸文化交流的意识形态立场更加明确。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评论新闻
无此ID号的文章内容java.sql.SQLException: ORA-01001: invalid cur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