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雷冰海(中评社 李子宁摄) |
中评社银川8月1日电(记者 李子宁)“探访星星的故乡——海峡两岸记者宁夏行”联合采访团一行31日来到位于银川市西夏区的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瞭解银川经济发展情况。
据瞭解,银川经开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唐代诗人韦蟾“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描绘的就是富饶的银川平原景象。湖泊众多、湿地连片,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左右,特别适合半导体等新材料和服务器等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发展,是算力产业发展的“天然工厂”,也是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去年荣获了“中国十大大美之城”,“塞上湖城,大美银川”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城市品牌。包容开放、交通便捷,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中阿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公路、铁路、高铁、航空、网上开放通道四通八达。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近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44平方公里。银川经开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现有各类市场主体1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3家,202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9%,完成“四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1100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雷冰海向记者表示,银川经开区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特色产业生态好。初步构建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3个主导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现代物流2个新兴业态的“3+2”现代产业体系,建成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单晶硅智慧工厂、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智能铸造、数控机床、精密轴承、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为主的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及枸杞深加工、乳制品、葡萄酒、医药健康等优势板块,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和集群化发展格局,是银川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二是科技创新活力强。始终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与西安交大等区内外高校战略合作,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1家、国家及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分别占全区的22%、30%。培育瞪羚企业9家(占全区24%)、雏鹰企业22家(占全区30%)。园区80%以上规上企业有研发活动,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对园区产值贡献率达到7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5件,在全国经开区位列13位。
三是绿色发展成色足。成功创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园区、自治区节水型园区,被确定为自治区“绿电园区”试点,累计打造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2家,2023年绿电消纳比例达28%;园区能耗水平为0.84吨标准煤/万元,新引进项目能耗全部为全区最低水平;202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14.9 m³,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