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南台湾看中共十九大之后的两岸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8-05-28 15:43:26


与会者合影
林富男
辛翠玲
  中评社╱题:从南台湾看中共十九大之后的两岸关系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4月号,总第244期

  林富男:开场白

  很荣幸应中评智库基金会的邀请担任今天论坛的主持人。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涉及台湾的部分,所占时间不多,但是反响热烈。习总书记的发言总共三小时,七十多次鼓掌,其中涉及到台湾部分的鼓掌就有十七次。此外,虽然报告中针对台湾的表述只有短短六分钟,但意义相当深远。尤其是习总书记对台湾的温情、柔情和爱心让我们至感敬佩。同时,报告也阐明了立场:只要台湾不独立,什么事情都可以谈。此外,我特别注意到,习总书记对台湾有很多让利,比如对于去大陆就业或者经商的条件,开放了很多,也给了我们很多的便利,我个人表示相当敬佩。这样的方式,用台语来讲就是“轻声说重话”,其中的那些重话无非就是你只要不“台独”,我们什么都可以谈。

  同时,报告里也特别揭示了未来要扩大、加强两岸经贸合作以及文化交流。我有一个感触,似乎当大陆越不提“台湾会不会独立”、“独立之后的后果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就越是两岸交流最多的时候。而交流越多,往来越多,两岸人民之间、社区之间和艺文团体之间的交流就越和谐,越没有所谓台独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应该尽快推动报告中提到的扩大经济规模和文化交流的举措,用交流、友谊和爱心来淹没台独的思维。我很期待能够借助此次重大机遇,在十九大之后两岸关系能够进入一个真正的新时代。

  我看到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揭示了三个方向:一个新时代、一个中国梦以及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我觉得这三个方面台湾应该做而且做得到。我一直相信台湾是不会独立的,也没有能力独立。因此,我很期待两岸关系如习总书记以及蔡英文所讲的:用爱包容彼此,一起走未来的路,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望。

  我就先作一个简单的开场,供大家参考。下面请中山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辛翠玲发言。辛教授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国际关系学博士,现在于中山大学教授国际关系的课程。她早期从台大毕业之后,就到了英国做中视驻欧第一任特派记者,所以她的经历非常丰富。在本次论坛的筹备阶段,她竭尽了心力、付出了很多,我至表敬佩。

  辛翠玲:“和平进程”有进度有方案
      突破僵局需双方伸手

  我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分享一些个人的观点。

  首先,在谈到对重大政策的分析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从文字字面来分析,第二个是从文字背后的语境来分析。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涉台部分的文字内容分析,从十九大召开的第一天开始,我看到了非常多的分析,也看到了一些非常精辟的要点。所以我今天所谈的内容不是针对文字内容本身的分析,而是想探究一下文字背后的语境。语境通常指的就是在书写文字的时候,文字表面没有传达出来的意义。但在我看来,有时候文字中没有传达出来的意义才是真正的意义。

  接下来,我从三个部分来具体阐述。第一个问题是台湾问题有没有那么重要,第二个问题是处理台湾问题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第三个问题是十九大对台谈话到底是善意还是强硬?

  针对第一个问题:台湾问题有没有那么重要?换句话说,台湾问题究竟对现在的中国大陆包括习近平政府到底重不重要?有多重要?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有一些专家学者说:习主席日理万机,台湾问题对他而言可能不会那么优先,也不是那么重要的议题。但是从十九大谈话之后,我个人的感觉,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但很重要,甚至其重要性远高于任何其他议题。

  刚才林院长提到,报告中提到台湾的篇幅很少,才六分钟,但鼓掌次数多达17次。这表达的语境是:极端重要的问题,用最少的字数、最强烈的情绪来表达,把最重要的问题用最边缘化的文字来处理。其实这很像人和人之间的互动,通常我们在面对非常重要的事情时会有两种表态方式:一种是正面的表态,我们会说这个事情很重要,我们会花很多的篇幅、很充足的语言去把它的重要性阐述出来。而另外一种是负面表态,就是话不多说,但用另外一种气氛和行动来告诉你,这件事情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台湾问题在这整个十九大报告中是重中之重,而其偏偏用一种非常冷的调子来呈现。

  第二个问题是:对台问题有没有时间表?如我刚才所讲,这是一个温度计的问题。当然这不是一个热的温度,而是一种极冷的温度,习近平在报告中表达了台湾问题对他的重要性以及他对这个问题的现状之不满。对于时间表的问题,我看过很多分析,有些观点指出:和平统一并没有谈时间表,所以台湾问题看似不急。但我的看法是:从习近平的讲话来看,有时间表,只是这个时间表不是用日期来表示,而是一种时间概念,但有进度和方案,保留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弹性空间。在时间表中以“和平进程”这几个字来表达。这个和平进程有非常具体的做法和方案。

  至于第三个问题:到底这些谈话里释放的是善意还是强硬?我们从这800多个字的谈话当中可以看到很多细节。习近平的涉台讲话,从字面上看到了很多的善意,但从字面下也看到了非常强硬的态度。对于大陆真正要对话的对象完全不提,所表达的意涵是“我不对你讲话,但我话讲给所有投你票的群众和政党听,讲给每一个人听”,因此对民进党和蔡英文实际上表达了非常强硬的态度。

  今天我是作为一个独立学者进行分析,并没有站在促进两岸商业累积的角度鼓励大家。如今,我看到的是两岸关系僵局下的一种对话方式:关键的双方不直接对话,双方都在等对方退让。在僵局之下其实最需要互相伸手,但是如今大家都期待对方退让,因此对两岸关系下一步会如何发展,我存有一些问号。但是我认为,政治是瞬息万变的,有时候一个转身,情况就可能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两岸关系会不会发生这种转变,有待观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