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建设迫在眉睫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次上会,很多代表委员也提出,加强礼仪、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全国政协委员、前羽毛球世界冠军韩爱萍说,倡导文明出行,重建礼仪大国形象,应该从日常习惯着手。她建议,应该加强文明礼仪的宣传,向公众普及礼仪知识,告诉大家哪些行为不文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双管齐下”。
“加强文明礼仪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今年带来了“制定和推广文明礼仪”的建议。他强调,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他认为,应该从娃娃抓起,加强文明礼仪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恩施州州长杨天然说,一些优良的传统道德和礼俗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流失,如果不推动其复苏,我们可能面临物质丰盈但精神贫瘠、文化缺失的窘境。
“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人振奋和自豪;但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要让它与经济地位相匹配。”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文联主席池莉建议,首先,国家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完善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从顶层设计上关注这一问题;同时,全方位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可从公民的衣食住行做起,改变“唯成绩论”的思想,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礼仪教育,让文明化成行动,体现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
全国政协委员马敏建议,深入挖掘古代文明礼仪的精华,结合现代文明、现代生活的特点,归纳整理行业、地域礼俗,并编制礼仪教材,让文明礼仪进行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成为全社会共同的遵循,让礼仪文明成为国人优雅的“名片”,让传统的礼仪之邦美誉得以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