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拜登就任后美台关系出现的进展与面临的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22-01-29 00:14:18


 
  (三)美台军事关系发展日益公开化与实战化

  随着美国不再顾忌中美关系大局,不再顾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美国一再以中国军事威胁为藉口,快速发展与台湾军事关系。美台军事关系发展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一是美台军事关系日益公开化。6月24日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负责军事交流联系的“安全合作组”举行纪念会,在台北大安区的战俘营纪念墙追悼二战期间在台殉难的美军,幷对外发布讯息,而主持仪式的是美国现役空军中校、现任美国在台协会安全合作组空军项目主任祁必逸(Nathan Kibby)。7月27日为纪念中美共同抗日的“飞虎队”成立八十周年,台湾“国防部”邀请美方现役军官、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安全合作组组长葛沛迪(Brady Crosier)上校上电视“莒光园地”,这是美军有史以来首度在台军政教节目亮相。10月台湾领导人蔡英文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公开承认“美国军人在台湾”。

  二是美台军事关系日益实战化。美台藉口中国大陆军事威胁,不断有针对性地开展美台军方合作训练。8月1日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监察院审计部”在2020年总决算审核报告中披露,台湾从2019年起至2022年均在台湾实施爱国者导弹射击,且均由美方项目计划办公室人员来台支援年度射训任务。这是第一份“政府”文件写明美方在台支援爱国者飞弹射训。8月10日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针对所谓“灰色地带威胁”台湾海巡舰艇与美方海巡舰艇,在台湾东部外海24海里外,秘密举行救难及海上反恐联合演习,海巡署派出今年6月正式成军的最大吨位嘉义舰及东部机动海巡队、海巡特勤队等四艘舰艇参与,美方也派遣海岸警卫队舰艇,据瞭解,这项联合演习是美台海巡首度进行联合演习。10月8日美国之音引述路透社报道说,少量的美国特种作战部队成员一直在临时性地轮调台湾,为台湾部队进行训练。台湾媒体引述华尔街日报称,美方官员透露,美军特种部队及陆战队已秘密驻台训练台军至少一年,目的是协助台湾提升防卫力量。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索普尔(John Supple)说:“我对具体的行动、作战或训练没有任何评论,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对台湾的支持以及与台湾的防务关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构成的威胁保持吻合。”〔12〕

  三是美台军方高层建立了多重安全与战略沟通管道。据媒体报道,美台高层之间在军事、安全与战略等领域都有例行性、常态化的对话管道,包括以战略议题为主的“蒙特瑞会谈”(Monterey Talks)、以军事议题为主的“国防检讨会谈”(Defense Review Talks)、以军售议题为主的“美台国防工业会议”,以及针对大陆导弹和无人机的美台联合防空交流机制“整体空中及飞弹防御(Integrated Air and Missile Defence,IAMD)”。一旦美台之间有任何安全与战略议题,都可透过上述管道直接讨论。美台之间常态化与制度化对话管道的存在,显示出美台军事合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战性。

  (四)美国以联合的方式提升美国与台湾的关系

  过去一年美国多次拉拢国际社会第三方,以联合的方式共同推动美台关系的发展。一是美国以直接参与的方式支持台湾维持与“邦交国”的关系。3月28日帕劳总统惠恕仁访台,令人意外的是,美国驻帕劳大使倪约翰(John Hennessey-Niland)夫妇也随行来访。5月7日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与台湾驻巴拉圭使馆与巴拉圭政府举办视频会议,期望能在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领域展开合作。7月23日海地举行前总统摩依士葬礼,台驻海地“大使”古文剑代表出席幷会晤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汤玛斯-葛林斐德。

  二是美国在第三地公开展示与台湾的交往。2021年1月12日美国驻荷兰大使Pete Hoekstra在推特上贴出图文,指他在美国驻荷大使馆接待台湾驻荷代表陈欣新。2月11日台湾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罗昌发在驻团办公室与美国驻世贸代理馆长毕斯比会面。3月4日美国驻日本代理大使杨舟在推特发文表示,本周邀请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代表谢长廷至大使官邸交流。这是台湾当局与美国在1979年断交后,美官方首度邀请台驻日代表至官邸交流。5月24日台湾驻日本代表谢长廷在官邸宴请美国驻日代理大使杨舟,日本多位友台议员和政要也应邀出席。这是1979年美台断交以来,美国驻日官员首次进入台驻日代表官邸。7月13日美国代理驻匈牙利大使狄拉德(Marc Dillard),邀请驻匈牙利代表刘世忠到官邸午宴。刘世忠是近年来第一位受邀到美国大使官邸进行交流的台湾驻匈代表。

  三是美国强力支持第三方发展与台湾的关系。8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副国务卿舍曼先后与立陶宛外长蓝斯伯格斯通话幷达成共识,“双方协调行动”帮助立陶宛抵抗因与台湾发展关系而遭受的来自中国的压力。11月美国进出口银行与立陶宛签署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以支持立陶宛发展与台湾的关系。11月24日正在洪都拉斯进行访问的美国代表团高级官员、国务院负责西半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布莱恩·尼科尔斯针对在最新民调中领先的左翼主要反对党候选人希奥玛拉·卡斯特罗之前声称的如果当选,她将转而外交承认北京,强硬表示,不论谁当选,美国都希望洪都拉斯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

  三、未来美台关系发展面临新的困境与挑战

  拜登就任后一年来美台关系呈现出全面、快速发展的态势,美台关系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大幅提升。然而,随着美台关系的不断深入,制约美台关系发展的深层矛盾也浮现出来,美台关系面临新的困境与挑战。

  (一)发展美台关系如何避免导致中美关系冲出护栏成为美台关系发展最大的挑战

  2021年3月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公布了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期指导方针》,指出“在美国竞争者当中,祇有中国有潜力结合经济、外交、军事与科技力量来持续挑战一个稳定和开放的国际体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其任内首场主要外交政策演讲中表示,“中国是唯一能对现有稳定开放的国际秩序构成严重挑战的国家。”“华盛顿将与中国在应该的时候竞争,在可以的时候合作,在必要时对抗,我们都要以实力地位来跟中国接触。”〔13〕然而,随着中美紧张关系的不断加剧,美国政界、军界以及学术界普遍认识到“美国再也无法确保在中美战争中能够迅速赢得决定性的胜利”。因此,美国在与中国竞争对抗的同时,也极力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试图寻求护栏。7月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在天津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时向中方明确表示,“美国政府欢迎与中国的竞争,但需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场所和护栏,防范竞争演变成冲突。”〔14〕11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线上会晤目的是为美中两国进行有效和健康的竞争设定条件,为双方竞争设立‘常识性护栏’以确保竞争不会滑向冲突。”〔15〕

  然而,中国政府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涉及中方核心利益,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11月在中美首脑视频会晤中,习近平明确指出,“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16〕

  面对中国方面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美国方面多次表示,美国仍然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中方的立场与态度使得美国发展与台湾的关系陷入极大的困境,成为美台关系发展的最大挑战。一方面,美国在与中国的全面竞争中企图以发展美台关系制衡中国;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愿台湾问题引发与中国直接的冲突,希望中美关系在护栏中运行。然而,现实情况显示如果台湾问题没有护栏,那么中美关系也难以避免冲突。现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政策协调员坎贝尔指出,“美台关系处于危险的平衡。”〔17〕

  (二)美国决策者在台湾问题上的矛盾思维同样让美台关系处于进退维谷的困境

  中美首脑视频会晤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分析报道表示,在美中紧张关系不断升级之际,拜登总统自2021年8月以来就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已经4次说错话。拜登多次错误的表态,显示出美国最高决策者围绕台湾问题始终面临两个难以回避,又无法明确回答的难题:一是美国是否会防卫台湾。10月21日,拜登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举行的一次市政厅问答会上,回答主持人如果台湾受到中国的攻击,美国是否会协防台湾的提问时说,“美国有协防台湾的承诺”。不过,白宫发言人萨琪随后澄清,拜登当时幷不是在宣布美国政策的任何改变,“我们的政策没有改变”〔18〕。二是台湾是否取得独立的政治地位。11月16日拜登总统在被记者问道中美领导人是否在台湾问题上取得任何进展时回应说,“我们非常清晰地表明我们支持台湾关系法,就这样。它是独立的。它做出它自己的决定。”拜登后来澄清表示,“我们不鼓励台湾独立,在这点上美国的政策没有变化。”〔19〕

  台海地区的形势发展显示,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稳步上升,祇要中国政府与民众保持追求统一、反对“台独”的坚定信念,美国决策者在发展美台关系的同时,就非常顾忌中国可能做出的反应。中美关系仍然是制约美台关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拒绝改变对台战略模糊政策透露出美台关系发展存在看不见的玻璃门

  近年来,随着台海局势不断紧张加剧,美国智库几次提出要重新思考对台战略模糊政策,试图将战略模糊政策转为战略清晰。2020年9月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在该协会网站发表题为“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不能含糊其辞”的文章,引发美国行政当局、智库以及台海两岸的高度关注,美国国务院官员、学者也纷纷就这个观点与中国学者展开深入交流。拜登就任后,针对美国国会、智库关于改变战略模糊政策的呼声,2021年5月美国印太政策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表示,“所谓‘战略清晰’有一些重大不利面。”“在台湾岛问题上维持某种程度的现状符合两国的最佳利益。”〔20〕美国军事和安全政策问题专家梅慧琳(Oriana Skylar Mastro)在接受美国国会议员迈克·加拉格(Mike Gallagher)通过自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攻打台湾,美国干预,有可能升级为核战争,或成为久拖不决的战争。美国无法赢得这种战争,因此必须要设法使这种战争是有限的,代价是美国可以承受的。”〔21〕11月3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Mark Milley)将军出席阿斯彭安全论坛(Aspen Security Forum),针对美国在防卫台湾问题上是否从战略模糊转向战略清晰,他说,“‘战略模糊’政策到目前为止都是成功的。目前我们的政策还是现有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将继续如此。”〔22〕

  美国政界、军界高层拒绝放弃对台战略模糊政策,其真实心态是为自己保留退路,显示出美国没有保卫台湾、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的坚定意志和决心。这将成为制约美台关系发展看不见的玻璃门。

  四、结论

  回顾总结一年来美台关系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一方面,随着拜登政府成立后中美关系继续保持全面对立与竞争的基本格局,美国仍将不断大打“台湾牌”以制衡中国,打击中国,未来美台关系仍将保持快速全面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稳步上升,美国依然极力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中美关系的基本格局仍将是制约美台关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未来中美双方围绕台海局势的博弈正在进入更加细致与激烈的阶段。

  注释:

  〔1〕易林:《拜登首次外交政策讲话 称中国为“最严峻的竞争者”》,美国之音2021年2月5日。

  〔2〕黄耀毅:《白宫公布国家安全战略方针:中国是唯一有综合实力挑战国际体制的竞争者》,美国之音2021年3月4日。

  〔3〕Josh Zumbrun / Stephanie Yang:《中美关税战刺激美台贸易激增》,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21年12月6日。

  〔4〕《对台军售 美印太司令:助台维持自我防卫能力》,台湾中央社,2021年3月10日。

  〔5〕江昱蓁:《美助理防长提名人:特种部队可助台提升防御北京能力》,台湾中时新闻网,2021年5月28日。

  〔6〕记者洪哲政:《美陆战队来台 传授地下反抗体系》,台湾《联合报》,2021年5月31日。

  〔7〕海尔:《五角大楼:在台湾美军人数今年几乎增加一倍》,美国之音2021年12月3日。

  〔8〕松仁:《白宫印太协调人坎贝尔:与中国接触时代已终结》,美国之音,2021年5月28日。

  〔9〕松仁:《美官员坦言,美国不再视台湾为美中关系中的问题》,美国之音,2021年6月24日。

  〔10〕锺辰芳:《专家:美台经济繁荣对话可为美台自贸协定开一扇门》,美国之音2021年12月1日。

  〔11〕台湾中央社记者尹俊杰:《台美经贸关系热络 向洽签协定迈进》,2021年12月6日。

  〔12〕莉雅、塞尔丁:《有报道说美军特种部队在台湾训练当地军队,五角大楼不予证实》,美国之音2021年10月8日。

  〔13〕方冰:《布林肯首场外交政策演说,将中国挑战列入八大优先》,美国之音2021年3月4日。

  〔14〕海彦:《美副国务卿访华 王毅要给谢尔曼“补课”》,美国之音2021年7月25日。

  〔15〕林枫:《沙利文:拜习会意在为美中长期竞争加装“护栏”》,美国之音2021年11月17日。

  〔16〕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http://www.CRNTT.com,2021年11月16日。

  〔17〕By Keoni Everington, Taiwan News, Staff Writer《White House says it does not support Taiwan independence》,2021年7月7日。

  〔18〕《美媒:拜登总统在对台政策细节上未能表达精准》,美国之音2021年11月22日。

  〔19〕台湾中央社记者江今叶华:《拜习会后谈台湾议题》,2021年11月7日。

  〔20〕莉雅:《坎贝尔:美若在台湾问题上实行“战略清晰”有重大不利面》,美国之音2021年5月5日。

  〔21〕金哲:《专访美中军事战略问题专家梅慧琳:谈美中军事博弈》,美国之音2021年5月13日。

  〔22〕莫雨:《美军最高将领米利:美国绝对有能力保卫台湾》,美国之音2021年11月4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1月号,总第289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