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赖清德执政或让两岸关系进入高危阶段及化解之策
http://www.CRNTT.com   2024-05-05 00:09:29


 
  其三是美国总统大选及国会诸多涉台法案外溢的冲击。或许美国总统拜登有稳定台海局势的现实政治需要,但由于提出或推动更强硬的对华主张与政策在美国国内有一定的政治社会基础,共和党包括其很可能的候选人特朗普基于自身选举政治的需要,一定“拿台海说事”,或批评拜登政府台海政策对中共“示弱”;“亲台”的美国国会议员通过一系列涉台法案干涉台湾问题与中国内政、冲击台海和平稳定也应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不仅是以“不确定性”为主要特质的特朗普的可能当选及其台海政策的调整,将给台海局势带来冲击,而且是前后将有十个月之久的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在在都将让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充满变数。日前美国知名台湾问题研究专家任雪丽(Shelley Rigger)提出“她更担心的是,美国某些人鼓动甚至逼迫赖清德,做某些不符合台湾利益、但他又无法反对的危险事情”。⑥特别是美国反华势力与赖清德当局的勾连,将严重冲击台海和平稳定。因此,董云裳在台湾“二合一”选举投票前就认为:如果赖清德获胜,肯定又会进入新一轮需要各方努力管控台海紧张度的时期。盛气凌人的特朗普与“全力反中”的民进党,“很难不让人对两岸关系产生极度不安的预感,一旦美台最激进的抗中右翼民粹力量、政治力量再次汇流,后果不堪设想”。⑦

  研判未来两岸关系可能进入“高风险期”,需要未雨绸缪。同时,也应看到,台海两岸可能出现的危机应也不至于发展到军事冲突甚至爆发战争的程度。一方面,由于赖清德个人的“台独”理念与背景及其坚定的分裂主义立场,必将给台海带来兵凶战危、持续紧张的阴影甚至可能,但另一方面,除了俄乌、巴以两场战争之外,美国政府应不乐见赖与民进党当局制造两岸冲突的新危机,让东亚地区出现第三个令美方头疼的新战场,因此,美方必将加强对“台独”的战略管控。如在赖当选的次日,美国就派非官方团到台湾,“名为沟通美方立场,实为‘管控’两岸风险”⑧。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定的“反独”立场与解放军强大的“反独”能力,一定不会让“台独”成真,也可以让两岸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凡事,预则立!

  四、两岸关系面临的可能挑战与风险

  赖清德的上台,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与法理地位,改变不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方向,也改变不了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大趋势。当然,如前所述,民进党开启第三个四年执政,无疑将使得两岸关系面临不小的风险与挑战,两岸在台湾“国际活动空间”问题上将面临激烈交锋。未来两岸关系或将面临以下三大方面挑战:

  其一是台湾岛内的“去中国化”。在韩国瑜当选“立法院长”与立法机构中民进党难以通过“法案”方式推进“去中国化”的情况下,赖当局很可能通过行政手段继续在文化、教育、社会意识及媒体宣传等方面,在台湾社会持续、深入推行“去中国化”的政策,包括出台“去中华民国化”的政策,特别是在台湾民众中形塑“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的社会意识。

  其二是“台湾国家化”。赖当局将更少提及“中华民国”或与“中国”有关联者的任何概念、文字与印象,进而不仅在内外政策层面形成“台湾是一个国家”,或“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与政策符号,而且在国际社会形塑“台湾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国际假象,特别是在台湾民众的集体意识里着力打造“台湾是民主国家同盟成员”的“身份认同”,为“台独建国”做好社会意识的铺垫工作。在对外关系中,或推动设立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或以“台湾总统”名义参加相关视频会,或发表外宣文章,或接见访客。

  其三是“‘台独’国际化”。包括:一是大力发展与美、日及欧洲国家的实质关系。提升双方政经官员互动的层次与频率,赖与美方重要机构包括国会进行视频连线,美国重要官员窜访台湾;台湾当局深度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成为“重要伙伴”;美台协商与签署经贸协议;军事上,双方军事合作持续向深度发展,如进行联合军演、美方大规模培训台湾军队。二是派员参加第三届“全球民主峰会”,或其它类似国际会议,谋求参加CPTPP。三是继续谋求“参与联合国”与世界卫生大会等多边国际组织等。四是在美国支持下,推动形成“台湾有事就是国际有事,台湾问题就是国际问题”的话语,构建“‘台独’国际化”的法理基础。蔡英文第二任开始强化推进“台独”的国际法论述,歪曲联大第2758号决议是重点之一。瑙鲁于2024年1月首次引用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一个中国原则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后,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就呼应声称,“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文幷没有决定台湾的地位,没有排除任何国家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也没有排除台湾有意义的参与联合国体系。美方非常失望看到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文的内容被曲解,幷被用来作为对台施压工具,不但限制台湾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同时也冲击台湾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⑨赖清德上台后可能会极力游说美国及其盟友,在第2758号决议的国际法战场上支持台湾当局。罗森伯格采用的论述,即“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幷没有决定台湾的地位”的言论,未来可能会被频繁引用于各国和议员“挺台”的一系列声明、联署和法案中。

  五、如何应对赖清德上台幷稳定台海局势?

  面对两岸关系中可能的风险与挑战,既要有危机意识与风险思维,但也要树立机遇意识,善于抓住可能的机遇。要看到稳定与发展两岸关系还是存在不少的有利条件。“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需要战略上藐视挑战,战术上重视风险。

  其一是坚持“三要”、“三不要”。一是要坚持“和平统一”大政方针不动摇,不要因为赖清德当选而改变既定政策。“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有关国家统一的主张与政策,不因台湾一时政治局势变化而改变。我们可能悲观于赖上台对两岸关系的冲击,但应乐观于我们把握着两岸关系的战略主动,时间与发展趋势在有利于统一的一边。二是要坚持“反独”的原则立场不放松,不要对赖清德抱有任何幻想。坚持推进适时适当的军事“反独”行动;坚持国际社会的“反独”立场与行为不妥协。三是要坚持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政策不中断,不要因为“台独”当政而不再做台湾民意的争取与转化工作。坚持推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坚持推进两岸社会与文化交流,特别是双向交流应持续推进。

  其二是坚持做好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工作。美国一直是两岸关系中最主要的外在影响因素,稳定中美关系是稳定两岸关系的重要条件,是处理好台湾问题国际环境与国际因素的“牛鼻子”。对美工作需要“管控危机”、但也要“不怕危机”。美国台海政策有其自身利益与考量,但总体上美方的“不支持台独”立场,是建立在中方坚定的“反独”政策立场下,即如果中方对于“台独”行为放任自流,美方一定乐见其成。为此,“反独”立场与行动必须坚决、坚定、坚强。既要与美方共同管控台海危机,但也要不怕出现危机,只有“敢于斗争”才能“赢得胜利”。需要敦促美方坚守与兑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积极构建对美涉台工作窗口;中国政府涉台相关重要官员应该考虑在必要的适当时机访美,宣介中国政府的和平统一政策,促进美方准确理解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做好美国学者与智库工作;积极应对美国大选中可能的涉台问题;堵住可能的风险点,特别是坚决反对台湾重要官员到华府活动。

  其三是做好国际场域的“反独”工作。至少包括:一是五月世界卫生大会的斗争工作。坚决不给“台独”任何活动空间。二是打好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保卫战。对于瑙鲁与台湾当局“断交”,美国国务院发布了“瑙鲁切断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声明,称这是瑙鲁的主权决定,但这是令人失望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常许下最终没有兑现的承诺,“台湾是可信赖的民主伙伴,美国未来会持续扩大与台湾的往来”,这符合美国长期的“一个中国”政策。⑩显然,双方在这方面的斗争不会停止。三是九月联合国大会及围绕国际舆论场,应积极、主动设置议题,对“台独”坚壁清野。

  其四是强化两岸经贸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作用。笔者决不同意“两岸经贸无用论”的主张,或许两岸经贸合作不能直接产生推进国家统一的有力作用和影响,但如果没有两岸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和平统一却是万万不可能的。因此,要按照经济规律,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岸经贸合作,推动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继续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台湾企业投资大陆,或考虑给予台商政治性待遇,如选择若干经营状况好、自身也有意愿的指标性台企负责人,作为中央主要领导人出访随团企业人员,或推荐参与类似G20工商峰会、金砖工商峰会与上合工商峰会等。

  其五是发挥好香港与澳门在两岸关系中的独特作用。通过为民进党部分人士赴港松绑,开展与民进党人士接触与沟通工作;充分运用好澳门特殊地位与作用。

  其六是坚定不移地开展军事“反独”斗争。需要保持对“台独”分裂势力持续的军事高压态势,或形成某种军事行动的“常态化”,意在警告不得碰触大陆政策红线与底线。

  总之,应对赖清德上台将给两岸关系带来的可能风险与挑战,不仅需要未雨绸缪,而且需要与中美关系、中国的国际环境等问题相互关联思考,应对之道同样也不应割裂而论,需通盘考虑、系统应对,有的放矢、综合施策,立足于防患于未然,有效遏制或化解风险,推动两岸关系克难前行,造福两岸民众。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外部环境塑造研究》(项目编号22JJD8100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详见中评社台北1月13日电(记者 黄筱筠)“赖清德胜选感言全文”,http://www.crntt.com/doc/93_4030_106859290_1_0113212958.html,2024年1月13日。

  ②黄寅、林丽玉:“赖:绿执政,腰不够弯”,台湾《联合报》,2024年1月28日,A4版。

  ③⑧社论:“美国管控、瑙鲁突袭、赖清德路线灾难可期”,台湾《联合报》,2024年1月17日,A2版。

  ④林松青:“选举靠实力,当家要有真功夫”,台湾《观察》杂志,2023年12月1日出版,第124期,第14页。

  ⑤黄载皓:“黄载皓对话蔡东杰:台湾选举与战略安全”,中评社首尔2024年1月23日电。

  ⑥大陆新闻中心综合报道:“美国有人鼓动赖做危险的事”,台湾《联合报》,2024年1月24日,A2版。

  ⑦社论:“就职前,赖清德应做的两件事”,台湾《中国时报》,2024年1月26日,A2版。

  ⑨⑩华盛顿记者张文馨、记者陈熙文:“AIT:未决定台湾定位”,台湾《联合报》,2024年1月17日,A1版。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4年3月号,总第315期,P4-10)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